适老化 无障碍浏览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政府机构 >> 区水利局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峰峦怀抱龚家堰,湖心荡漾幸福涌
来源:区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4-03-25

拂晓时分,一束阳光刺破云雾,照射在龚家堰水库的大坝上,只见一人缓步行走,时不时的查看着坝坡情况。他叫宛金华,一名龚家堰水库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坚守已12年之久。今天,他又像往常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巡查。

龚家堰水库,又名仙女湖,相传为彭祖三女儿(即仙女)洒浴处,故名。四周青山环绕,松竹如云,时有空谷流莺,白鹭飞翔,作为彭山区唯一一座中型水库,承担着城镇居民约30万人的供水保障。近年来,彭山区深入开展河湖长制工作,围绕“安澜、生态、宜居、智慧、文化、发展”的幸福河湖建设目标,由“制”转“治”,不断强化提升河湖治理成效,用水清、岸绿回应人民对饮用水源地的热切期盼。2018年,龚家堰水库被批准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23年底,被认定为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成为四川省首座达到水利部标准化管理的中型水库。

建设幸福河湖

一分耕耘,奠实发展基石

1958年4月,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为抗御自然灾害,兴利除弊,原彭山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土法上马、肩挑背磨、牛拉碾人抬夯,硬是在1959年12月将总库容323万立方的龚家堰水库建成并交由县水利部门管理。1975年,大坝上游修建隧洞,连接东风渠红光支渠。从此,水库蓄水量常年充足,水旱无忧。2006年,龚家堰水库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向彭山区人民提供生活用水,但随着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快车道,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供水矛盾日益凸显,2012年9月17日,龚家堰水库作为主会场,与攀枝花市西区梅子菁水库一起,隆重举行了水库扩建工程开工动员会,2017年完成水库扩容主体工程,总库容由323万m3增加至1065万m3,都江堰清澈的流水给龚家堰水库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彭山区始终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作为一项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全面加强龚家堰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夯实水源地保护基石。

建设幸福河湖

一份责任,守护一池碧水

“守护生命湖,共护水源地”,这是龚家堰水库践行河湖长制工作的标语口号。作为彭山人民的“大水缸”,为保障灌区人民旱涝保收,常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四季常青,瓜果飘香,水库常年禁渔,彭山区科学完善水源地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库区进、取水口关键部位安装防护隔离网共计7100余米、沿防护网建立生态隔离带(枳壳)4300余米,设置应急截(集)污设施2处,设置防抛网约750m2,一级保护区内实行全封闭管理,建立龚家堰饮用水原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氨氮、COD、总氮、高锰酸盐等9项指标全时实时监测监控,保障水质安全。安装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各类标识标牌、交通警示牌和保护通告400余个,安装保护区界桩170根。2023年,开展库区巡查730余次,劝离垂钓者600余人,收缴渔网、渔具50余套,打捞转运水面漂浮物900余吨,清理消落区杂草10余亩,开展水源地保护宣传10余次,发放传单1000余份,龚家堰水库管理中心坚定抗牢供水职责,行驰在昼夜间,情系水源地,以平凡诠释不凡,默默守护着全区人民的饮水健康。

建设幸福河湖

一份真情,展望幸福未来

“落日余晖临水动,黄昏迟暮远山寻”,这是傍晚时分的龚家堰。沁人心脾的美景,离不开每位水库工作者的真情付出。一池碧水,为城市发展注入浓厚暖流;一份真情,诠释着水利人的坚毅。近些年,随着河湖长制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格局。为更好的服务保障全区30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重点提升水库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彭山区打造出一支严明、求真、专精、务实的水利队伍,足迹踏遍集雨山脊线,用脚步丈量水域边界,有效保护径流区生态环境,龚家堰水库水质稳定达标,常年保持在Ⅲ类水质。

“波光粼粼映青山、一缕暖色惹人醉”,这座造福彭山人民的水库,像一颗镶嵌在王店河这条蓝色玉带上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功泽万代。

下一步,彭山区将紧紧围绕“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伟大号召,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水源地管护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爱河护河意识,努力勾画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彭山幸福河湖生态画卷。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