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保障群众用药安全,4月,彭山区医疗保障局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启动药品追溯码专项执法行动,对全区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及药品流通企业开展全覆盖式检查,以数字化技术赋能药品监管,推动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科技赋能监管追溯码成执法“利器”。此次行动以药品追溯码为核心抓手,依托国家药品追溯协同平台,重点核查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信息。执法人员通过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实时核验药品的批准文号、生产批次、流通路径及库存数据,快速识别是否存在非法渠道购药、串换药品、销售过期药品等违法行为,实现精准执法、智慧监管。
多部门协同发力严把药品安全关。联合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医药机构开展突击检查,重点围绕:追溯系统应用情况,检查是否严格落实药品追溯制度,及时上传购销存数据;药品采购合规性,核对进货票据、供应商资质与追溯信息是否一致;储存管理规范性,查看冷链药品温度监控记录、特殊药品保管措施;医保结算真实性,比对医保报销数据与追溯码信息,防范“伪药品”骗取医保基金行为。
截至5月初,已核查疑点追溯码线索两千余条,对11家未按规定录入追溯信息、销售信息与实物不符的机构进行约谈并责令整改。
构建长效机制守护民生健康。此次联合行动不仅强化了药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更建立了跨部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惩戒机制。下一步,两部门将定期开展追溯数据质量评估并对问题医药机构开展“回头看”跟踪督导。“药品追溯码如同药品的‘电子身份证’,让每盒药都能‘开口说话’。医保将持续深化与市场监管部门协作,用好大数据监管手段,坚决守好群众的‘药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