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 无障碍浏览
统计信息
当前位置: 政府机构 >> 区统计局 >> 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正文

彭山县2013年农民收入状况简析

  • 索引号:008570032/2014-0219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
  • 名 称:彭山县2013年农民收入状况简析
  • 公文时效:
  • 发布日期:2014-02-19

2013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以赴稳增长,加大力度调结构,求实创新促改革,多措并举惠民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62元,同比增长14.3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一、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一)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但仍为主要支柱。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285元,同比增长12.78%,占纯收入比重达53.05%,对纯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达47.8%。其中,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达到2191元,同比增长5.39%;农民外出从业得到收入达到3042元,同比增长18.39%。传统农业产业链条短、风险高、附加值低。所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青睐务工,倾向于从事收入较高的二、三产业。故而在较长时间段内,工资性收入仍将是农民家庭增收的主要渠道,持续引领农民增收。

(二)家庭经营收入增长明显。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纯收入为2315元,同比增长16.79%。其中:农业收入达到1234元,为家庭经营主要收入。其次是牧业收入达到952元。农业、牧业收入较快增长,符合情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纯收入达到811元,同比增长10.3%。需求催生市场,广大农村存在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能力增强,势必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并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批零贸易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都呈现出不错的增收效果。作为新的增收渠道,丰富农民家庭增收手段,值得政策性扶持发展。

(三)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亮点。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176元和1370元,分别增长10.41%和8.31%。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主要缘于农村土地租赁流转产生相应的费用。转移性纯收入同比增长105元,第一是亲友之间亲情赠送的数额加大,第二是农村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各种补贴额度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给农民家庭带来实惠。

二、农民生活呈现新面貌

(一)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同步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抽样调查显示: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到5173.6元,比上年增加687元,同比增长13.71%。其中,服务性支出达到1442元,同比增长9.81%,占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比重为25.3%。服务消费支出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也反映出农民消费方式的多元化。

(二)消费结构逐渐改善,消费品种多样化

首先是饮食习惯在发生变化。各种副食消费不断增加。如烟、酒、茶等消耗品的消费不断提升,人均达到309.2元,同比增长24.08%。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同比增长7.32%,占整个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为6.7%。其次是居住不断追求舒适化。宽敞舒适的住房一直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目标,到2013年末,人均居住消费支出达到484元。三是交通通讯消费成为亮点。近年来农村道路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农民出行更为方便,购买交通工具的愿望更为强烈。2013年末,我县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8台,拥有汽车(生活用)1台。四是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家庭设备用品普及率不断提高,拥有量不断上升。居住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家庭生活用品的更新换代,农民家庭中的传统耐用消费品已基本饱和。农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466.4元,同比增长32.07%。2013年末,我县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34台、拥有电冰箱23台、拥有洗衣机26台、拥有热水器14台。

由此可见,我县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消费层次不断提升,从满足温饱需求的生存型消费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三)文化娱乐、保健美容成“新宠”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设施日趋完善、健康生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共同影响下,人们“花钱买健康、买享受”的理念业已形成,教育文化娱乐消费保持较强的增长态势,保健美容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热捧。2013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达到515.69元,同比增长35.29%。

三、对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特色农产品发展力度

我县应继续加大力度拓展农业功能,加快基地建设。先后建成以观音镇果园村为核心的优质高效“葡萄示范基地”;以义和乡为核心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以黄丰镇为核心的柑橘种植基地;以保胜乡为核心的生猪肉鸭养殖基地;以江口镇为核心的山林鸡养殖基地等,对于做大做强我县特色农产品产业意义非凡。事实证明,品牌的创立可以极大地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品牌打造,我县部分农产品身价可以节节攀高,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目前,我县的特色农品还存在许多可供发掘的资源。力争再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开拓市场,延伸产业加工链条、创造更多的附加值,助推农业生产经营户增收。

(二)加大惠农惠民,增加转移性收入

目前来看,我县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稳定,但绝对量偏小,仍有潜力可挖。各农口相关部门应该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政策性农业保险、防灾减灾稳产增产补助等各项惠农政策。同时简化程序、增加农机补贴种类,推进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更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农民分享到更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