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四城”建设战略部署,积极抢抓“四大机遇”,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主要经济指标符合预期,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经市统计局审定,201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4.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7%,比全省平均水平7.7%高1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8.4%高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3.70亿元,增长3.9%,增速居全市第4位;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80.70亿元,增长9.1%,增速居全市第4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39.70亿元,增长9.5%,增速居全市第2位。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2:61.1:28.7优化为10.2:60.2:29.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6%、63.8%、31.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5.5,2.8个百分点。
2016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 单位 | 指标完成情况 | ||
绝对额 | 增长(%) | 增幅全市排位 |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亿元 | 134.10 | 8.7 |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13.70 | 3.9 | 4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39.70 | 9.5 |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 | 10.2 | 3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27.30 | 14.1 | 1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15.12 | 13.3 | 1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48.39 | 13.0 | 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9364 | 8.8 | 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405 | 9.6 | 2 |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6431公顷,粮食总产量152856吨,比上年下降0.2%,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19690吨,小春粮食产量33060吨。油菜籽产量9499吨,增长3.1%。生猪出栏35.31万头,下降4.1%;牛出栏0.36万头,增长1.9%;羊出栏4.71万只,增长3.7%;家禽出栏343.02万只,增长0.2%。
(二)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全省平均水平7.9%高2.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10.0%高0.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3位。全区工业经济运行特点:一是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规上轻工业总产值增长13.2%,重工业总产值增长14.6%,比轻工业高1.4个百分点。二是四大支柱产业呈现“三升一降”。我区的四大支柱产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3个行业呈现增长趋势,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速最高,达到19.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下降12.9%。三是企业效益有所下滑。全区106户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9户,比上年增长28.6%。亏损企业亏损额0.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亏3235万元,亏损总额同比增长64.9%。造成企业亏损情况加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1-12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1.5亿元,增长10.5%;主营业务成本302.3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增速高于主营业务收入2.6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91.19元,增长2.09元,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是造成企业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
(三)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比全省平均水平12.1%高2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12.7%高1.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投资运行的特点:一是第三产业投资居于主导地位。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52.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84.37亿元,同比增长6.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35.53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0%,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固定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二是基础设施投资作用明显。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64.37亿元,增长4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8%。其中,公共管理设施业投资完成36.57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完成19.8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了我区投资硬件环境,为更多、更好、更大项目落户我区提供基础保障。
(四)消费市场稳中趋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3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比全省平均水平11.7%高1.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12.7%高0.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消费市场的特点:一是限上社销零涨幅高开低走。1-12月,我区累计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8亿元,增长19.3%,其中2月份增长26.4%,3月份增长20.3%,之后涨幅一路下跌,回落明显。二是城乡市场消费平分秋色,乡村增速高于城镇。2016年全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7.69亿元,增长12.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2%,乡村20.70亿元,增长13.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2.8%,增速高于城镇1.1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形态增速此消彼长。1-12月彭山实现商品零售42.07亿元,累计增长12.7%;1-12月实现餐饮收入6.32亿元,累计增长14.9%。商品零售受电商的挤压,增速由年初的13.5%一路下降到年末的12.7%, 而餐饮收入受服务型消费增加的因素从13.6%一路攀升到14.9%。
(五)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比全市平均水平10.0%高3.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其中,税收收入9.13亿元,增长5.2%,税收占比为60.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32亿元,增长2.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1.40亿元,增长15.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53亿元,增长12.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7.13亿元,增长13.5%。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4元,比上年增长8.8%,比全省平均水平8.1%高0.7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8.7%高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5元,增长9.6%,比全省平均水平9.3%高0.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9.2%高0.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2位。
三、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下行压力大
一是停产关闭企业影响工业经济增长。彭山区2015年关闭2016年带基数企业4户,停产企业同期累计工业总产值12.4亿元,拉低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对全区产值增速影响较大。加之,因内部原因企业重组或资金链断裂,11月新增的3家停产企业,16年退出将会带31亿左右的基数,对彭山区2017年的产值增速有较大影响。
二是新入规企业无法拉动工业增长。今年新增入规企业只有2家,且都是11月以后入规,产值拉动较小。年底成长入规企业申报9家,已审核通过2家,均属于小型规模企业范畴,面临17年的产值基数,新增企业将无法起到拉动作用。
三是宏观经济回升态势不明显。彭山区工业多为传统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企业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经济效益有所局限。全区规上工业企业106户,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只有14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13%,且战兴企业多为发展初期,产值较少,受宏观经济影响,增长乏力。
(二)消费市场增长乏力
一是限额以上单位量少质弱,对全区市场拉动有限。2016年,全区仅2户商贸企业申报“四上”企业,目前仅52个限额以上单位(包括27户个体户),累计实现社消零总额9.28亿元,仅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贡献率为27.0%,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力较2015年分别下滑2.1和0.3个百分点。
二是受政策影响,消费压力加大。营改增压缩部分企业利润。在当前需求不足,成本高的环境下,批零企业盈利能力不断下降。营改增前,企业理财收益无需交税,营改增后需交税金,成本上升,综合利润空间缩小,部分业务从原先略有微利变为当前的无利润或亏损,业务规模缩小。同时受本地税收高于成都税收的影响,部分企业将有关业务挪往成都,压缩本地业务规模,影响全区社消零增速。
三是行业现状面临瓶颈。传统零售行业总体不景气。近两年,百货、超市行业饱受过度规划、电商分流、恶性竞争、成本上扬等之苦,挣扎在转型阵痛期。其中家电特别是小家电被电商分流较为严重。在互联网渗透的时代,电商行业快速扩张,在城镇地区进入相对饱和的状态下,乡村的电子商务销售快速增长,而传统百货和超市还未将触角延伸到这些地区。
(三)三产发展仍不乐观
从2016年核算指标来看,大部分三产行业指标增速均出现较大回升,但仍有两个行业是我区三产发展的“短板”。一是采用错月数据的邮政业务总量增速全市最低。1-11月全区邮政业务总量增速12%,比全市最高的东坡区的120%低108个百分点,直接拉低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0.3个百分点。二是划拨到第三产业的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我区属于空白行业。根据最新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原属于工业里面的两个大类(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被划分到了第三产业,而全市仅我区和丹棱县无此两个行业,因此这是核算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一个“短板”。
四、2017年经济运行展望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因此,展望2017年,全区经济仍将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为确保2017年经济发展“开门红”和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建议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经济运行预警预测工作。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对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加强指标的分析和研判,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每月、每季度召开主要经济指标联席会,对完成目标任务有困难的指标要重点关注,会同相关部门找准原因,补齐短板,使我区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二)抓好企业的申规入统工作。经信、商务、住建、三产等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企业的申规入统工作,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以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区经济发展后劲。特别要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的申规入统工作,培育壮大符合入规条件的企业要及时申规入统,以增强发展的后劲,形成新的经济支撑。
(三)以项目为抓手促发展。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我们必须全力抓好项目落地、推进和竣工。一是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坚持领导联系项目制度,每月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专题研究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力争成熟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促进度、完工项目见成效。尤其要加快推进思念三期项目建设,关注格力、长安、联合利华、中建材、雅保、陶氏化学、川娃子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确保按期开工按期竣工。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坚定不移实施招强引优,精心谋划和招引一批符合彭山产业发展需要的优势项目。三是夯实要素保障。加大力度争取中央、省、市对彭山项目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多渠道加强融资方式,争取金融加大在建项目投入。四是抓好项目入库。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对在建投资项目清理,对符合入库条件的项目及时完善手续申报进入投资统计库,尤其是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
(四)大力提升第三产业。围绕全区第三产业 “短板”现象,各主管部门要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企业,并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有序推进消费模式转变,着力培育新的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消费热点,拉动内需促进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