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应急委员会全体会议暨第二季度
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
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 李忠云
同志们:
刚刚两位局长分别就食品安全和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我都同意。下面我就切实做好全区安全生产,提升全区应急能力建设再提四点要求。
一、认识到位,安全生产警钟必须长鸣
从近期来看,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形势良好,但安全生产工作不确定因素多,须臾不可放松。
一是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政治。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深刻体现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和政治性。各镇(街道)、区级相关部门必须把安全生产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二是安全生产是最大的民生。安全生产事关国家安危、社会生存、群众生命,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民生之本,安全则民乐,民乐则国安。三是安全生产是最大的发展保障。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是红线。事故生,全盘否,安全生产我们赌不起,输不起。所以我们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领域、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安全为前提,容不得丝毫疏漏。
二、防抗救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再上台阶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指示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做到“预防”“处置”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现“防要防得住、抗要抗得赢、救要救得下”的工作目标。
“防”方面主要抓好四件事:一要做精做全应急预案,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二要做真做活应急演练,以练代训、以练代战,让纸面上的预案“活起来”。三要做早做准监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止于未发。公安、自然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监测预警机制,要加强信息互通和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四要做实做细隐患排查治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清单管理、挂图作战。隐患排查整治关键是要细要实、不留死角,整治要一抓到底、不存侥幸。“抗”方面要提升四种能力:一要提升指挥能力,重点解决谁负责、谁参与、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在推进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化响应上多下功夫,真正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二要提升救援能力,核心是抓好救援队伍建设,要围绕“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要求,不断提升队伍实战水平。三要提升联动能力,进一步健全军地、企地、部门和区域联动机制,强化资源整合、力量整合和沟通协调。四要提升保障能力,在科技支撑、物资储备、装备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在提高抗风险的硬实力上舍得花本钱、下功夫,该补充物资装备的及时补充,该建设的必要基础设施及时建设。“救”方面要突出三个重点:一要救人于水火,始终牢固树立救灾就是救人的意识,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绝不轻言放弃。二要安民于危难,在救人的同时,要统筹安排好排危、转移、安置等工作,防止次生事件的发生。三要立威于公信,面对社会关切,要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善于发声,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树立政府公信力。
三、狠抓落实,重点领域必须盯死看牢
去年年末至今年年初,雨量较少、气温偏高,容易出现极端天气发生自然灾害,这就给各行各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带来了更多更大的风险。我们务必要深刻吸取凉山州森林火灾和全国各地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切实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抓好隐患排查整治。要关口前移,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大排查,堵住漏洞、消除隐患。二是抓好消防安全。深入推进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完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严格火源管理,特别是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工作,要强化宣传,做到人人知晓,人人监督。三是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以“两重点一重大”为重点,排查整治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废弃处置等各环节。四是抓好防汛和地质灾害安全。汛期即将来临,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救援物资储备,加大对地质灾害点的监控。五是抓好建筑领域和工程建设安全。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和施工工地的安全检查,气温的升高、雨季的来临,项目工程建设的安全防范更要到位,更要小心谨慎。六是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全面排查道路、桥梁、车站、码头等存在的安全隐患,完善交通安全设施,严肃查处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
四、履职尽责,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一是知责明责。要认真落实好区委、区政府对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是做到三个必须。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切实做到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三是强化值班值守,及时灵通信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值班职责,按照值班值守的要求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要认真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事故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强化信息沟通,畅通信息渠道,做到上下联动。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