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继续完善,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科技教育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居民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一)总体规划
1.综合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
2021年到2025年全镇生产总值五年平均递增10%。
2.科技教育得到加快发展
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小学教育设施更加完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
3.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基本农田和耕地得到更有力的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利用有限资源,加大生态产业建设,建设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素质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医疗、住房、文化、卫生、交通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均有较大改善,农村面貌明显改观,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4.社会事业发展均衡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不返贫。公共服务设施大为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增强,社会应急体系基本健全,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提升,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显著进步。
5.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
到2025年,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
6.文化旅游工作实现突破
深入挖掘辖区内柑橘文化资源,做好一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黄丰生态旅游产业。逐步将黄丰镇从传统的农业乡镇建设为产、景、旅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生态文旅小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升级。
(二)具体措施
1.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
(1)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成各村组主要道路所有照明、绿化、庭院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抓好意识形态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2)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再争取实施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着力解决灌溉排水沟渠等水利设施配套问题以及农田平整、田间道路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田利用率;规划实施一批农田滴灌、温室大棚建设项目,减少季节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力发展科技兴农,切实用好远教站点、农家书屋、技术下乡等措施,加大对农民的农业科教力度,以科技促进农业发展。
(3)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要求,继续完善绿化、电网等基础建设,加大环境整治范围,锦上添花,彰显魅力;以团结村乡村振兴创建为范本,稳步推进黄丰镇各村全域振兴。
(4)推进土地合法管理使用。结合自身产业发展规划,以乡村振兴建设为统领,积极推进特色乡镇、特色村庄等规划,进一步加强土地使用管理,对违法用地将重拳出击,发现一起,立案一起、查处一起、拆除一起,绝不姑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保障。
(5)推进城镇治理工作。强化镇村联动和部门监管力度,有效开展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镇区场镇及市场秩序,形成治理有效的体制机制。
2.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抓手,不断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1)文化教育体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学校、文体设施、幼儿园、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新巴小学办学条件和寄宿条件,推进教育发展;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25年,各村体育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和图书室建设进一步得到完善。
(2)卫生事业。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力争到2025年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脏、乱、差等不良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3)社会治理。以为期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果为基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集中整治各类治安问题,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推进“平安村”“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强化对刑满释放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健全“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机制、“警民联调”工作机制等多元化解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力争实现“零上访”镇目标。全面强化消防、交通、校园、防汛抗旱等各方面安全监管,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消除安全隐患,遏制事故发生。
(三)相关意见建议
1.强化指导力度。镇村规划是镇村建设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是镇村建设的龙头,也是体现镇村建设特色的重要环节,我镇在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虽然能够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努力做到超前规划、顾及长远,但由于编制人员受工作经验、见识履历、发展站位等因素限制,对规划编制很难完全做到系统和科学。因此,一是建议上级规划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规划工作的指导,强化对基层规划编制人员的培训力度,让基层发展的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可执行性更强。二是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建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特别在项目建设、土地使用、产业发展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给予更多指导。
2.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扶持力度。“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工程,在充分调动本镇资源的基础上,也离不开中央、省、州、区的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扶持。因此,一是建议上级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县域边远乡镇作一定倾斜,加大扶持力度。二是建议发改、规划、国土、环保、林业、农业、水利、交通、财政、文化等相关部门在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自然生态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帮助镇村推动“十四五”规划更好的落实。
3.加大对黄丰产业优化布局。“十三五”期间,黄丰柑橘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已初步实现农民收益逐年递增的良好局面。结合目前全国农业发展形势而言,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特色柑橘种植,相较目前黄丰柑橘产业发展而言,黄丰镇柑橘品牌包装力度稍弱,没有形成对外宣传合力,在将来各地区柑橘产业市场竞争中,可能会处于被动局面。希望上级部门立足全区农业产业规划及布局,帮助纯农业乡镇,树品牌形象,强品牌宣传,打造彭山区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