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今年我区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金融风险防控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基本原则,注重标本兼治,突出存案攻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底线,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一、准确认识处非工作严峻形势
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非法集资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特征凸显,存量风险加速水落石出,增量风险可能不断出现,信访维稳压力持续加大。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各处非成员单位要提升政治站位,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厌战情绪、消极心态,提高对非法集资风险的忧患意识和敏锐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稳妥应对非法集资风险挑战。
二、抓好属地和行业责任全面落实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切实担负起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部署,强化工作力量,落实分解各项责任,确保不留监管真空。
各行业主(监)管部门要按“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监)管、谁负责”的要求尽责履职,切实负责好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防控。区处非办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大督查力度,推动严肃问责。
三、推进源头防控和行政处置
强化部门间的分工负责和协调联动,确保对金融业务监管的全覆盖。细化完善商事登记、互联网管理、广告管理等措施,依法把好市场准入关口,防范输入性风险。做好处非工作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对接。
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及时果断查处非法集资活动,争取在苗头时期、涉众范围较小、风险尚未外溢阶段解决问题,有效减轻危害。加强执法部门协同联动,提升执法效果,构建行政处置与司法打击有机衔接的新格局。
四、持续推动网贷机构清退整治
加强处非工作与网贷机构清退整治工作紧密衔接。进一步清理排查我区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含“金融、财富管理、支付、理财、网贷、资产管理、基金、投资管理、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等16类字样的企业名单。对梳理出的重点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加强舆情监测和线索收集,全面掌握全区互联网金融业务机构情况。进一步对异地P2P网贷平台在彭分支机构及关联机构开展全面风险排查,综合运用行政、司法等手段推动清退整治。
五、深入开展存量案件处置攻坚
结合我区风险形势及存案实际情况,分级、分条线压实存案化解责任,重点推进立案3年以上尚未司法审结和司法审结2年以上尚未完成资金清退的案件处置,努力实现存案大幅消减,确保年底前超额完成存案销案率35%的目标;同时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全面追缴不当得利,提升挽损比例。
六、妥善做好跨区域案件风险处置
严格落实跨区域案件“三统两分”原则,即坚持统一指挥协调、统一办案要求、统一资产处置、分别侦查诉讼、分别落实维稳的工作原则。主动协调涉案地开展案件查处、资金清退、维护稳定等工作,定期向涉案地通报宣传口径、工作进展情况。继续做好德阳“三福”系列等重大跨区域案件处置的协调配合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做好善后处置、信访维稳和舆情管控等工作。
七、深入开展风险排查
按省、市统一部署开展涉非涉稳风险专项排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园区、各处非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力量深入摸排重大涉非企业(个人)风险规模及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人群风险基本情况,定期研判涉非涉稳风险,对重大涉稳隐患实行清单制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八、拓宽监测预警渠道
完善举报奖励机制,推动群防群治,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防非打非积极性。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结合创新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健全涉非风险网格化治理机制,激活风险防控“神经末梢”;各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要做好对涉非可疑资金的监测预警,发挥风险监测“前哨”作用。
接入省地方金融风险监测“天警”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拓宽监测预警数据来源,加大信息共享力度。紧盯网络借贷、私募基金、养老服务、虚拟货币、区块链等重点风险领域,开展全覆盖、不间断监测扫描。
九、营造宣传教育浓厚氛围
充分发动基层部门、社区网格员、志愿者队伍、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形成全方位、常态化宣传机制,推动处非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村组、进网点、进家庭,提高群众识别风险、自我保护和监督举报的能力。切实抓好6月份防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岁末年初处非宣传活动开展,加强重大时间节点、重点敏感时期宣传。
加大主流媒体公益广告投放力度,开拓新媒体、自媒体渠道,显著扩大网络空间宣传投入,有力提升宣传覆盖面。突出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和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探索制作更多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素材,以重点案件开展以案说法,引导形成“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的社会心理预期。
十、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对重大案件、重大行动要坚持依法处置、舆情引导和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建立健全早期预防、分级响应、现场处置、善后处理的工作机制,制定风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针对疫情期间涉非涉访群体的暂时“休眠”,疫后可能集中反弹高发形势,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加强政法部门、信访部门和行业主监管部门的工作联动,因地制宜,因案施策,依法合理规范处置非法集资问题,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稳控在基层,坚决防止非法集资利益受损群体到省进京集访,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