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8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技工作
1、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共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55万元。
2、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四川曜诚无损检测技术公司、四川高绿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全区高新企业已达12家,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率约为9.5%。
3、深入推进全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创建产学研联盟,共同推进全区科技创新工作,2018年,新建产学研联盟7家。
4、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区工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是引进社会力量,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为全区乃至全市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知识产权培训、申请、运用、保护、贯标、融资等一条龙服务。全区80%以上的规模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核心专利。二是完成专利申请435件,其中发明专利315余件。三是四川国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2017年四川省专利奖一等奖(全省仅有三个、眉山市唯一)。四是在今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验收工作。
5、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效显著。举办了我区“创业就业,振兴乡村”——2018年“曜诚杯”创业项目路演赛。举办创业培训班2期,创业“1+1”培训3期,培训学员200人。“三人行”众创空间获得国家众创空间荣誉称号
6、指导全区7支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好科技下乡和技术服务工作。服务25个农业科技项目,对彭山葡萄、红心柚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进行品质提升研发,引进农业新产品20余个,推广新技术20余项。争取科技扶贫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我区生态猪养殖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7、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市级科技型农业经营主体3个:眉山市彭山丹蕖家庭农场、眉山市彭山区好柚多家庭农场、眉山彭山区锐源家庭农场。组织实施省级科技扶贫项目1个:生态猪养殖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建设省级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1个:黑樱桃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8、切实做好科技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科普宣传月和科技活动周活动,宣传了防艾、环保、防震减灾、安全自救、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申报专利、节能减排等相关知识,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工作
1、建立健全了机构。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大数据工作,增设了大数据信息中心专门机构,归科技局下属,批复编制3个,其中副科1名。
2、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项目造价评审、项目监理、项目产品验收、财政支付四步工作机制,严格对项目进行审查把关,从启动至今审减资金1300多万元。
3、项目进展。彭山区委中心工作落实与监督系统、彭山区行政服务中心政务中心信息化平台等7个项目已经竣工;彭山区政法综治公安视频联网项目、彭山区中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
4、数据相通工作基础坚实。彭山区大数据信息化办统筹协调的项目共14项,六区县排名第一,除彭山区中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项目特殊自备数据外,其余全部迁到眉山大数据中心,解决了数据孤岛信息不相容的问题,为实现大数据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另外我区将紧跟眉山市“三个平台建设”,适时启动“智慧彭山”门户平台、社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城市时空信息平台等项目,进一步夯实大数据信息化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内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技术升级等方面有所保留,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还需加强。
3、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重复走流程的过程。
4、按《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做好2018年专利质量提升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我区青年大学生发明创造工作将会处于停顿状况,不利于全区“双创”工作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力争新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建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
2、继续开展科技特员创业服务团队工作。全年指导服务农业科技项目30项,引进农业新品种35个,推广农业新技术50项。
3、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率达到12%以上。
4、探索建立区内规上企业知识产权联盟,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强区建设步伐,到2019年,区内90%以上企业实现专利消零,拥有核心专利并进行转化实施的企业达到70%,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80件以上(彭山经开区划出后的数据)。
5、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工作继续保持六区县、三园区第一。
6、探索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