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夏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保护我们的碧水蓝天,防止露天焚烧秸秆造成污染,我区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和区属园区迅速落实区委区政府相关会议要求,迅速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全面吹响我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的“冲锋号”。
一是提早谋划部署。在4月20号,召开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大会,提前部署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提前动员全区各乡镇(街道)及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主体,提前对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全天候监督。二是领导高度重视。5月11号,区政协委员对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开展了专项视察,并高度肯定了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三全”“四不见”和“五个当天”工作机制,即在全域范围内全时段、全种类禁烧,确保不见火点、不见烟雾、不见黑斑、河流不见秸秆,如有火情,做到当天处罚、当天训诫、当天曝光、当天追责问责、当天处理黑斑;并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纳入重点考核工作,制定考核细则,逗硬奖惩。四是宣传全面铺开。在全区大力营造秸秆禁烧浓厚氛围,做到村村见通告、标语,田间地头见宣传车、巡查队。截至目前,区、乡镇、村出动宣传车余5600辆次,巡查7200余次,制止户外焚烧行为10起,全区未发现燃火点。
各乡镇(街道)迅速进入秸秆禁烧战斗状态:
◆牧马镇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力度。一是迅速建立健全由党委政府组织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工作落实、派出所坚强保障、镇纪委全程监管的工作机制。二是成立“五支队伍”,即“镇汽车宣传队,镇摩托车巡逻队,村两委巡逻队,村志愿者巡逻队,村党员宣传队”,并配备2辆宣传小车,数辆摩托车、电瓶车,村(社区)每天不少于5人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无死角巡查。三是分别组织召开镇、村两级动员会进行宣传部署,在人员集中的集市、茶铺、老协会等区域,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车等传播媒介进行宣传。不仅农户与镇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学生和家长还要签订承诺书,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引导农户自觉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互相监督焚烧行为,互相鼓励综合利用。截至目前,共出动车辆40台次,巡察近千次,确保全区域保持“零焚烧”。
◆义和乡疏堵结合,综合利用;压实责任,逗硬奖惩。一是建立乡级农作物秸秆集中堆放点40余处,村、社级堆放点100余处;鼓励农户粉碎、堆腐沤肥还田使用,鼓励猕猴桃种植业主用于育苗保温,鼓励对过剩秸秆由乡、村两级组织外运、外销。二是严格实行抵押金和考核问责制度。由村社干部以个人名义向乡政府交纳目标抵押金1万元:被乡级发现并查处的,每一处火点(黑斑)扣抵押金200元;被区级及以上通报批评的,每一次扣抵押金1000元;对禁烧工作不力的干部和党员将由乡纪委给予问责处理;对违规焚烧的村社干部和党员将顶格处罚并取消绩效考核。
◆青龙镇新媒体全力护航秸秆禁烧。一是镇政府利用微信平台建立了“青龙镇村社区工作交流群”,各村每天将禁烧工作照片发送至微信群,当日未发送照片的村社扣除100元工作经费。二是镇政府巡查组、镇城管办、镇派出所每天定时派出宣传车、巡查人员在全镇开展宣传、巡逻、督查三位一体的联合巡查、督查,巡察人员一律佩戴秸秆禁烧巡察红袖标;对易燃区和秸秆堆放集中区域则采取轮流定点守候的方式,一经发现第一把火即全镇通报批评,扣除该村工作经费、年终考评分,对该村(社区)的支部书记立即停职,专抓秸秆禁烧工作。三是桂林村、同乐村、永远村、狮子村等6个村约4500亩秸秆全部采取机械粉碎的方式还田。截至目前,全镇约8500亩秸已实现秆集中堆集,由公义镇晓钟牧业全部收购。
◆锦江乡“四举措”实施秸秆还田。一是强化禁烧意识。要求机关干部、村社干部站在环保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作物禁烧工作的重要性和焚烧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性,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确保我乡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达到实效。二是加大宣传巡查。乡政府每天派出专人对全乡各村进行宣传、巡查;全乡组织20名民兵在夜间开展宣传巡查工作;成立了打捞队伍,定期、及时对入河秸秆进行打捞;全乡张贴宣传通告1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各村利用移动小喇叭宣传车不间断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宣传;。三是狠抓责任落实。村委会积极联系油菜机收业主到村开展油菜机收,由各农业社社长统一协调安排本社油菜的收割,并将秸秆粉碎还田,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从源头上杜绝了秸秆焚烧,促进了我乡低碳、节约循环型农业发展。四是严格惩处力度。对有焚烧行为的群众以500—2000元的罚款;乡、村建环保所如发现焚烧现象和黑斑,以辖区管理的原则给予责任村每处1000元的罚款,驻村领导和村主要负责人在全乡三级干部大会上作情况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