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工作计划 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坚持夯基础、强管理、抓特色、出精品,主动作为,争创一流,促进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以文化阵地建设为载体,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实施大党建工作为契机,落实各乡镇和部门文化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严格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提升“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水平。坚持“办得到,用得上,推得开,可持续”原则,结合全区“七好”党建阵地建设,有效整合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学普及、体育健身、应急管理等功能,建设3个以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五公里文化圈”。深化广播村村响工程,完成2个村村响向组组响延伸示范点。完成公益电影放映1000场以上。为农家、社区书屋补充更新书籍15000册。争取项目资金,免费为群众安装卫星电视接收设备1000个。统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等项目,完成区文化馆微信、区图书馆网站和App建设。巩固文化脱贫成果。 (二)以文化惠民为宗旨,扎实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幸福长寿艺术团组织管理,开展文化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50场以上。组织开展元旦、春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15场次以上,在城镇广场、乡村院坝广泛开展民俗展演、群众文化活动,营造生动活泼、万民同乐的节日气氛。组织庆祝建党96周年歌咏比赛,营造党群同心、同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开展眉山市首届樱花节彭山区“樱为有你律动寿乡“活动。广泛开展“书香彭山全民阅读”活动,突出4月全民读书月主题,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征文讲座等活动,引导市民走向书桌,远离牌桌,多读书,读好书,打造书香社会。开展“文化惠民消费月”活动,发放免费电影票、购书卡等文化惠民卡3000张以上。广泛开展文艺创作活动,编排精品文艺节目,参加省、市以上文艺比赛,获得一等奖1个以上。编辑出版《彭祖山文学》4期。 (三)以保护利用为重点,推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好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首期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力争启动二期考古。做好江口水下考古发掘文物的清理、保护、展示工作,充分发挥文物价值,让文化活起来。全面完成“武阳茶肆”再生性遗址保护性课题研究,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参加结题鉴定会,让“武阳茶肆”是世界最早的茶业市场成为共识。完成岷东大道涉及的江口崖墓的审批工作。做好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新申报一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编辑出版《国宝彭山》。 (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文化事业上档升级。全面启动区文化馆、图书馆建设。突出地标性、唯一性,面向全球,邀请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参与张献忠江口沉银博物馆规划设计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工作,做好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文物申报定级、规划保护工作。完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纲墓的保护维修,使之成为集文物、旅游、廉洁建设为一体的文物点。推进刘家大院文化旅游和天成云盟国际健康养生养老等文化项目建设。 (五)以严格执法为手段,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安全。落实安全工作“一岗双责”,突出大型文化场所、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安全检查、整治,确保文化市场安全。落实“三张清单”制度和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机制,完善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平台和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管理机制。严格文化市场执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确保文化市场有序发展。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淫秽、盗版、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每个乡镇(街道)创建3个以上“扫黄打非”进村(社区)示范点。全面完成网吧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六)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确保文化系统风清气正。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团结的形象、为民的形象、法制的形象、廉洁的形象,树立担当的意识、主动作为创一流的意识、规范的意识、高效的意识。坚持周一学习例会制度和会前学法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坚持“三严三实”,做到忠诚、担当、有为、干净。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零容忍,坚决杜绝行政审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大型活动合同签订中的不正之风。组织各类培训,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落实“四个当天”,坚决惩治庸懒散浮拖行为。切实加强防艾、禁毒、综治、信访、维稳、保密、档案等工作。 |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