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彭山美景 > 信息详细
信件内容
流水号 20201215004
标    题 河流禁捕有人偷着干
性    别
发件IP 171*********
写信时间 2020年12月15日
信件内容 现在在彭溪河和各条退水河流存在大量的电鱼和和毒鱼,我是个钓鱼爱好者近期我发现,有几波人使用缺氧剂的农药在进行毒晕了再捞起来,然后再放在清水里一冲鱼又活起来了。
但是这种方式是会将所有鱼赶尽杀绝的,这几波人是在职高进去凤鸣路口老公社一家化肥店里拿的缺氧专用药,那几波人里有种葡萄的他们对药物方面非常了解。
细水长流不能将河沟里的鱼赶尽杀绝了
办理情况
处理状态 已处理
回复内容

网民:

您好。您反映的问题经区农业农村局调查,现回复如下:

经查,您反映情况存在区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人员通过巡查和走访调查附近的群众,有群众发现偶尔有人使用违禁药品非法捕鱼。局工作人员在近期的巡查中也发现和制止了数起非法捕鱼事件。

关于禁捕的上级政策和工作要求6月28日,在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组织召开了“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省、市也分别召开了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推进有关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要求坚决清理整治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非法捕捞现象,确保2021年1月1日前实现全面禁捕。

处理意见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按照上级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大力开展渔政执法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强宣传,通过发送信息、推送媒体新闻、悬挂条幅、设置咨询台、摆放案例展板、张贴标语、公告、设置警示牌、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对非法捕鱼危害性的认识度,争取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二是要结合公安机关“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和“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大力开展对非法捕鱼的检查整治工作,将整治非法捕鱼作为日常重点执法内容,进一步强化非法捕捞渔具和违禁药品监管,实行白加黑巡查制度,常态化开展全天候、无禁区渔政执法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工作开展情况2020年,区农业农村一是与区公安分局、区水利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交通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渔业资源的通告》,切实加强了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宣传和排查力度,共发放禁止非法捕鱼的宣传资料1000余份,张贴公告50余处,电视报道1次,“智慧眉山”、“不老彭山”、“腾讯新闻”等新媒体报道5次。

二是在3月1日至今的禁捕期间,认真开展了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车辆91台次,执法人员300余人次,对彭山区天然水域进行了巡查。共收缴非法捕捞渔具9套,放生收缴的非法捕捞鱼获20余千克。立案处理3起,其中移交公安机关处理1起。于6月23日和11月25日组织非法捕捞涉案人员周某某、韩某某,进行了补偿性增殖放流,分别放生了价值1千元的2万余尾鱼苗。8月25日凌晨,我局会同区公安分局开展联合执法巡查,发现并制止了2起电鱼事件,现场查获电捕鱼器2套。

三是与区公安局加强了沟通协作,不断完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法衔接”机制,建立了联合执法、情况通报、案件咨询、移送、备案等工作制度,推进“两法衔接”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并移交了涉嫌触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案件1起。

四是会同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分局和相关街道办事处,出动执法车辆12台次、执法人员50余人次,开展沿江巡查,对查获的5条涉渔“三无”船舶,进行了规范化处置(取缔和集中拆解)。

是大力开展涉渔市场监管。其中10月30日,区农业农村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出动执法车辆3台、执法人员12人组织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检查了农贸市场2处、超市2个、水产品经营店11家,餐饮经营店5家,渔具销售店3家,未发现生产、经营违禁渔获物和禁用渔具违禁药品的情况。

六是于12月9日至13日分别组织执法人员对毛河、彭溪河开展巡查,劝导和制止了进行非法捞鱼的10余人,并对其进行了警告和教育,但未能发现投放缺氧剂等违禁药品的不法分子。

七是在12月14日上午,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松同志,组织区天然水域禁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专门会议,再次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禁捕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措施,严厉打击“电、毒、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强化市场监管,加强“三无”船舶清理整治,确保完成“四清四无”工作目标

若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拨打区农业农村局电话(028-37630366)进行详细咨询。

感谢您的留言!

处理对象 区长信箱
处理时间 2020年12月16日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