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8日在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熊 念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疫情零星散发和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复杂局面,全区上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经济发展稳步恢复,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8.1亿元,同比增长8%,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9亿元,同比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86.8亿元,同比增长5.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92.3亿元,同比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8.77亿元,同比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617元、24138元,分别增长9%、10%。
(一)现代农业稳步提升。粮食生猪稳定增产。建成1.6万亩高标准农田,完成粮食生产18.79万亩,完成粮食扩面0.1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9.5万吨以上。建成德康、泰善种猪养殖场,改扩建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53个。全区生猪出栏12.5万头,同比增长19%,生猪存栏10万头,同比增长5.3%。特色农业持续壮大。聚焦葡萄、晚熟柑橘、猕猴桃等优势产业,持续推动品种改良,全区特色水果种植面积13.2万亩,总产量15.8万吨,产值实现15.6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柑橘产值实现8.48亿元,同比增长4.6%;葡萄产值实现5.16亿元,同比增长29.3%;猕猴桃产值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5%。中药材产值实现1.28亿元,同比增长13.8%。农业品牌显著提升。葡萄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果园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三品一标”保有量达20个,新增绿色食品3个,“味在眉山”销售收入达186.7亿元,同比增长13.2%。
(二)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制造业实现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以杉杉锂电负极材料、美国雅保、研一新材料(二期)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我区锂电产业起势见效。深入实施企业培育,超10亿元企业增加1户,达到4户,亿元以上企业增加4户,达到42户,新培育规上企业13户。工业总产值实现193亿元,同比增长20.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发展平台稳步提升。经开区被纳入全省“5+1”重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计划,成功创建省级绿色园区,省级化工园区认定稳步推进,已完成公示。新建创和路等道路1.8公里,启动智慧园区建设。工业项目快速推进。实现工业投资43.5亿元,同比增长12%,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0个,总投资54.9亿元,新开工研一、金桐等工业项目6个,天途化工、汇淼科技等14个项目加快推进,茵地乐、精事达等9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三)三产发展步伐加快。文旅产业快速提升。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获评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出水文物6.2万余件。彭祖山景区开门迎客,积极创建4A级景区,江口街道茶场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彭祖养生文化休闲谷成功创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公义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被评为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全年接待游客582万人次,同比增长27%,旅游收入49.6亿元,同比增长34%。商贸金融更加繁荣。建成电商直播基地,持续推进电子商务示范村建设营运,电商销售模式进一步完善。外贸持续增长,全区外贸进出口额实现2.08亿元,同比增长67.73%,新增外贸企业2户,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约2.2亿元。实施“金融助农”“金融强工”“金融活商”等专项行动,成功引导2家企业在天府四川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坚持“房住不炒”,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7.3万平方米。
(四)成眉同城成效显著。对接交流更加深化。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机遇,务实推进成眉同城,与新津签订了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开展两地全方位合作,携手推进都市圈建设。产业协作逐步推进。成功引进汇力新材料、四川皇家蓝卡铝业等成德眉资区域工业项目5个,总投资21.65亿元,目前累计签约项目27个,总投资70.5亿元。交通同网成效明显。与新津、双流、邛崃、蒲江等相邻区市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合作,完成剑南大道南延线同标化改造国土空间规划,与新津、双流稳定开行XK4、S101、S102跨市公交,共同推动滨江大道、通江大道、天邛快速等快速通道项目建设,签订彭邛、彭蒲快速通道合作协议,初步形成“2轨3高5快”的成眉同城交通网络。合作领域更加广泛。实现企业登记、社保医保等91项“成德眉资同城化”事项异地可办,全程网办率达90%以上,被省上确定为第一批无差别综合窗口“省内通办”省级试点地区。与成都区县签订了司法合作、人道救助、环境联防联治、人才交流等方面跨区域合作协议。选派多名干部到新津、双流等地挂职锻炼或招商引资,召开同城招聘会,人才交流更加频繁。
(五)项目投资快速增长。项目招引卓有成效。全年新签约项目25个,合同金额282.1亿元,其中“三类”五百强或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0个,杉杉项目实现了百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历史性突破,美国雅保是今年全省引进的单体投资最大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项目。项目推进快速有力。围绕“重大项目攻坚年”主题,实施领导联系推动、部门清单推进、季度现场拉练、红黑榜单通报督促工作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彭祖新城基础设施、研一锂电池等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9.6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37%,23个市重点项目(含省重点)完成投资85.6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40.7%。项目争取效果明显。紧盯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投向,抢抓政策机遇,及早谋划储备项目,积极申报争取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向上争取项目214个,到位资金18.9亿元,到位地方政府债券及再融资资金22.4亿元。项目服务持续优化。强化银政企支持、一网通办、流程精简、审批提效、探查暗访,优化投资环境,有效解决项目推进困难问题,为72户企业投放信贷资金7.5亿元,将全区水、电安装利润率控制在10%以下。
(六)城乡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1.44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达到59.4%。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完成127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总面积约52.69万平方米。五湖四海、城南湿地公园、彭溪河D段公园 、凤鸣公园提升改造春节前建成投用。新建公园面积约4000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实现13.5平方米,实现绿化覆盖率38.8%,推窗见绿、移步进园的城市生态正在呈现。乡村振兴稳步实施。推进43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改厕改造,完成进度89.26%。实施畜禽养殖场提升工程38个,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率达100%。完成农村公路新改扩建25公里。农村改革更加深化,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率先完成5个先行试点村。城乡交通更加便利。全区公路总里程达894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为192.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8.7)和全市平均水平(136.4),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达17.6%,全市领先。实现所有镇(街道)15分钟上国省干线公路、30分钟上高速公路、通往城区“半小时经济圈”的目标。开通公交线路33条,实现“村村通公交”。
(七)民生福祉全面提升。民生实事有序推进。全年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共计149个,均圆满完成,累计筹集、拨付民生工程项目资金2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社会保障持续提升。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政策连续性,逐步由集中资源脱贫攻坚向全面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进稳就业保就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23场,达成就业意向1.2万余人,发挥区创业孵化园引领作用,累计孵化服务企业109家,带动就业创业800余人。教育卫生全面进步。五小五幼新建、四小扩建、“三创一新”城区学校校园改造快速推进,学院路幼儿园建成投用,新增幼儿学位360个。区精保院暨传染病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凤鸣、观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提升已完工。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本土人员感染“零发生”、境外人员“零传播”的“三零”目标。
(八)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环境治理效果显著。完成保胜、谢家、城南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人工湿地、毛河湿地公园建设,流域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Ⅲ类,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对重点企业实施燃煤锅炉改造,在全省率先推行家具行业共享涂装喷涂和集中治理,建成秸秆综合利用企业1家,空气优良率达到89.9%,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强化污染地块监管,推进迪美特、龙腾印染、观音印染等停破产企业工业废弃物处置,处置危险废物3791吨、医疗废物185吨。低碳发展成效突出。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为发展目标,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严格项目能耗准入要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对中纺粮油、蓉兴化工等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能耗在线监测。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区。对毛河、通济堰等重点流域进行系统治理。巩固森林城市成果,森林覆盖率达38%。水土保持稳步向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5km⟡。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保持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7%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4%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5%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增速5%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8.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9%以上。
三、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一)全力以赴强工业,厚植发展根基
筑强产业集群。着力构建杉杉、研一等为主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集群,确保实现产值15亿元以上。做强以和晟达、东进、江化微等为主的光电显示及湿电子化学品产业集群,确保实现产值9亿元以上。抓实重点企业培育,新培育规上企业10户以上,培育10亿元级企业1户、亿元级企业5户,新增税收千万元企业1户。坚持创新发展。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小巨人”“成长型”专业化发展道路,确保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3%以上,新培育北新禹王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创建产学研联盟4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中小型企业入库10家。夯实发展平台。推进彭山经开区移区调位,启动高新技术园区创建,明确观音园区和南方家居园区发展定位和路径,按照扶持培育、整合提升、腾挪盘活、关停淘汰原则开展分类处置,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供应,优化产业承载空间布局。
(二)千方百计兴三产,激发发展活力
提升文旅基础建设。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继续推进天府旅游名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完成彭祖山4A级旅游景区创建,完成2021-2022年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推进江口沉银博物馆、江口汉崖墓博物馆升级改造工程、蜀郡东岸、江口水镇、彭山国际康养等文旅项目建设,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繁荣乡村旅游,打造研学旅游基地1家,培植星级农家乐、民宿2家。全力推进消费升级。持续开展“三月三朝山节”、“黄丰橘花节”、“观音葡萄节”等节庆活动,不断提升商气人气。繁荣城市商贸,全年新增限上批零住餐单位6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亿元以上。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大对外营销宣传力度,引导房地产企业走出去、请进来,进一步拓展外来购买力,保持商品房价格在合理区间。
(三)持之以恒稳农业,筑牢发展基础
提高粮食生猪保障。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75万亩,确保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生产面积2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18.75万亩以上。提升生猪产能,确保出栏生猪12.5万头以上。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做优葡萄、晚熟柑橘、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稳定中药材产业生产,确保葡萄产量达3.2万吨,柑橘产量达12万吨,中药材产量0.7万吨。做强农业产品品牌。稳步推进区域公共品牌“彭山田野·礼”、“武阳春·见”打造,确保“三品一标”达2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优化农业发展基础。继续推进星级农业园区创建,新建库容量1800吨的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项目3个。新增龙头企业1个、创建省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个以上。
(四)坚定不移扩开放,拓展发展格局
加快融入成渝双圈。积极抢抓成渝双圈、成都都市圈建设机遇,制定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成都都市圈规划任务清单,谋划策划更多项目纳入上级规划,争取更多中央、省项目资金,切实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实绩。深入推动成眉同城。全力推动天邛、彭邛、彭蒲、锦江大道、S103成彭段高快化改造等对外联通大通道建设。深化交流合作,推进与新津区域协同发展合作协议落地落实。依托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协作带,推进四川彭山经济开发区与成都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协同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共同构建上下游协作配套产业链。继续加强与成都七中、华阳中学等名校合作,提升办学水平。持续加强同双流、新津、邛崃城市卫生健康交流合作,探索相邻区域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发展。全面推进东彭融合。将东彭交界地带纳入城镇开发边界和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城区“连片连绵”,优化城市布局,拉大城市构架,拓展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一城双核”引领作用。
(五)凝心聚力抓项目,夯实发展支撑
坚持项目招尖引优。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力争引进项目12个以上,其中“三类”五百强或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个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实现外商投资到位资金3000万美元。推动项目快速建设。坚持领导联系重大项目,落实项目建设“红黑榜”“三比三看”机制,确保81个区重点项目,20个市重点项目,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力争新开工美国雅保、茵地乐等项目39个,竣工环湖东路、岷江大桥等项目35个。完善项目服务保障。力争全年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5亿元以上。建立重点企业服务清单,确保金融机构向重点项目信贷投放资金15亿元以上。推进经开区10KV供电网路建设,抓好杉杉、雅保自用220KV、110KV变电站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天府通办”彭山分站点功能,实现300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线上可办。
(六)多路并进抓融合,统筹发展空间
深入建设宜居城市。加快城市更新提升,完成56个老旧小区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实施彭祖大道改造、锦绣大道前程路道路改造工程、城西片区配套规划道路、高铁片区规划道路等11个城市建设项目。全力提升城市品质,继续实施城区部分特色街区打造,实施“绿荫彭山、全域增绿”项目35个,切实提升城市品位。新建5G基站200个,5G无线移动通讯网覆盖率不断提高,实现主城区全覆盖,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三线”划定和村规划,破解乡镇(街道)和村土地瓶颈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打造省级乡村振兴先进镇1个、示范村2个。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用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两条路径,力争形成宅基地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的“彭山模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农村改厕2000余户,确保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完成15公里幸福美丽乡村路农村公路。推进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广泛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90%以上。
(七)锲而不舍优生态,提升发展成色
加强环境治理。确保顺利通过第二轮中省环保督察“回头看”。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岷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开展毛河生态修复治理,确保达Ⅲ类水质。做好大气污染防治,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加强重点涉气行业企业监管,继续深入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全力推进移动源、道路源、扬尘源整治。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提高危险废物及时处置率。加快生态建设。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稳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严格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强化龚家堰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快实施岷江友谊坡段、府河泉水段防洪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科学编制碳达峰行动方案,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建设,严禁新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强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贸等重点领域节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八)全心全意惠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做好政策兜底。稳定扩大社会就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3800人。基本实现养老、工伤、医保、失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农村留守群体的关爱服务体系,打造社工服务站(点)12个。做好巩固拓展。持续落实“四个不摘”,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公共服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完成彭山二小、鹏利小学校园改造提升,推进彭山四小扩建、五小和五幼建成投用,启动城西幼儿园建设。高质量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开工建设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暨传染病区项目,创新开展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工作,高标准推进公办托育机构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安全发展贯穿推动发展全过程,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灾害防治等各类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催生新作为。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保持专注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定力,开拓进取、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以更开阔的思路、更务实的作风,奋力完成各项计划目标任务,为加快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而不懈奋斗!
附件:1.彭山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成情况表
2.彭山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草案)
附件1
彭山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完成情况表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21年计划 |
2021年完成情况 |
|||
绝对值 |
±% |
绝对值 |
±% |
|||
1 |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 |
亿元/% |
— |
9.5 |
— |
8 |
2 |
其中:第一产增加值增速 |
亿元/% |
— |
4 |
— |
7 |
3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亿元/% |
— |
10.5 |
— |
9.5 |
4 |
建筑业总产值增速 |
% |
— |
18 |
— |
0 |
5 |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
亿元/% |
— |
10.7 |
— |
11.5 |
6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区属) |
亿元/% |
— |
12 |
— |
12 |
7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亿元/% |
— |
7 |
— |
12.5 |
8 |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 |
% |
— |
9.5 |
— |
8 |
9 |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 |
亿元/% |
— |
8 |
— |
8 |
10 |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区属) |
亿元/% |
90 |
— |
93 |
— |
11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46 |
— |
49.6 |
— |
12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元/% |
— |
9.5 |
— |
10 |
1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元/% |
— |
9 |
— |
9 |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亿元/% |
— |
11 |
— |
12.5 |
15 |
商品房销售面积(区属) |
万平方米 |
80.5 |
— |
97.3 |
— |
16 |
“味在眉山”销售收入 |
亿元 |
180 |
— |
186.7 |
— |
17 |
城镇化率提高 |
百分点 |
— |
1.5 |
— |
1.7 |
18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0.38 |
— |
0.4 |
— |
附件2
彭山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草案)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22年计划 |
||
绝对值 |
±% |
|||
1 |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速 |
% |
— |
7.7 |
2 |
其中:第一产增加值增速 |
% |
— |
4 |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 |
— |
10.5 |
4 |
建筑业增加值增速 |
% |
— |
5 |
5 |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
% |
— |
8 |
6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 |
— |
12 |
7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 |
— |
6 |
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 |
— |
8 |
9 |
先进制造业营收增速 |
% |
— |
20 |
10 |
“1+3”产业营收 |
亿元 |
57 |
— |
11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 |
— |
30 |
12 |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增速 |
% |
— |
20 |
13 |
工业投资增速 |
% |
— |
13 |
14 |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
亿元 |
100 |
— |
15 |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 |
% |
— |
25 |
16 |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 |
% |
— |
7.7 |
17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92 |
— |
18 |
“味在眉山”销售收入 |
亿元 |
195 |
— |
19 |
城镇化率提高 |
百分点 |
— |
1.6 |
20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 |
— |
9 |
21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
% |
— |
8.5 |
22 |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0.38 |
— |
备注:市上明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产业营收、工业投资增速、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商品房销售面积5项指标不含眉山天府新区区域数据;其余指标为全域数据。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