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彭山经开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相关部门(单位):
《眉山市彭山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已经三届区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9月29日
眉山市彭山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服务业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彭山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副中心成眉同城率先突破区、“中强”核心增长极建设,推动全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服务业关键领域,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提升发展质效,大力实施“项目攻坚、主体培育、结构优化、载体升级、消费扩容”五大行动,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提升,努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基本形成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与高水平开放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6+2”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到2023年,服务业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创新发展动力全面巩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全面加强。到2024年,服务业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要素加速集聚,服务供给品质明显提升,示范效应更加凸显。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12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9亿元,年均增速8.5%以上;全区限额及规模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10家。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项目攻坚行动
1.加大项目招引。坚持招强引优,聚焦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居民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招引一批品牌响、品质高的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提升城市商业能级。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招引,推动校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力争引进一批区域性总部企业、科研平台、科创中心等。到2024年力争新招引一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服务业项目,新招引投资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4个,其中以科研类和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服务类项目为重点招引方向。
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推进江口沉银博物馆、彭祖新城“四馆”、尖子山航电、武阳里特色文化街区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推动项目快投快建,尽快形成支撑。到2024年,确保实现江口沉银博物馆开馆,尖子山航电实现首台机主发电,武阳里特色文化街区全面开放。
3.加大对上争取。用好政策资源,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主动对接中省财政资金与政策投向,加大对服务业试点示范、基地平台等重大事项的争取,重点瞄准科技创新、文化旅游、高端服务业等领域。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每年向上争取服务业资金不少于1亿元。
(二)实施主体培育行动
4.实施梯次培育。实施中小微企业培育计划,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全面落实扶持政策,优化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结构;优化商业布局,振兴东西南北街等传统商业街区,鼓励希望城、伟业广场、锦江大学城等商业综合体升级业态。到2024年,力争培育规模超10亿元、5亿元龙头商贸企业各1家以上,培育汽车销售4S店1家,全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4家。
5.加强升规入统。每年筛选全区范围内近规近限企业,建立服务业企业培育库,加强监测培育,及时升规入统;瞄准四川彭山经开区企业延链补链需求,招引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加快填补行业空白。健全政策激励机制,用好国、省、市、区服务业发展激励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主辅分离”、个体工商户转企升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24年,全区累计新增规模及限额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40户,其中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3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户。
6.实施品牌培育。强化“彭祖长寿”“江口沉银”两大IP打造。加大文旅品牌培育,推进古堰新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水碾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江口旅游度假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鼓励企业争创中华老字号、天府质量奖、中国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等品牌称号。指导甜皮鸭、肥肠、漂汤、血旺和“彭祖八百寿”等特色餐饮美食争创川派餐饮美食品牌,每年开展1次“寿乡餐饮名店”“寿乡特色餐饮店”评选活动。到2024年,力争新创建国家级4A、3A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或市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
(三)实施结构优化行动
7.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施眉山市彭山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突出生活与生产两条主线,高质量推动商业贸易、特色餐饮、文化旅游、医疗康养、优质教育、社区服务六大生活性服务业转型升级,高标准推进电商物流、金融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加快构建“6+2”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4年,力争“6+2”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70%。
8.优化产业结构。稳定房地产市场,充分发挥商贸业和营利性服务业支撑作用,逐步做大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科技研发、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优化结构占比。到2024年,营利性服务业、批零住餐、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累计占全区服务业比重达55%以上。
9.着力创新创造。实施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彭山经开区发展优势,推进工业主辅分离,支持制造业企业成立服务业新市场主体。重点推动法液空、高绿平、曜诚检测等培育分离仓储物流、节能环保、检验检测类服务型制造企业,形成一批规模(限额)以上营销、研发、物流等专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实施一三产融合发展,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由农业生产向销售服务延伸,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到2024年,培育工业企业新创办服务业企业并纳入规模(限额)以上1家以上,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个以上,培育农业服务型企业1家以上。
(四)实施载体升级行动
10.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整合服务业重点项目,聚焦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康养服务、特色餐饮等多元产业融合,积极争取省服务业集聚区项目,打造有一定规模、特色鲜明、主导产业集聚度高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示范带动。到2024年,力争创建省级文旅服务业集聚区1个。
11.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创建,组织申报并认定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家,鼓励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学研用联盟,新建产学研用联盟2家以上。到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5%,全社会研发投入(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至少创建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五)实施消费扩容行动
12.打造消费新场景。加快东彭融合发展,坚持东彭一体规划,构建“三区、多点”的消费空间新场景。以传统商贸区、现代城市商贸区、高端文旅康养区三区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一山一馆一镇一湖一园规划建设和提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长寿美食一条街、彭祖广场夜间经济区、助民纾困便民摊区夜间消费场景建设,加快推进南巷街特色商业街区、武阳里步行街等特色商业消费场景。到2024年,培育打造亿元级地标性商圈2个,改造提升2条商业步行街,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消费场景达到2个以上。
13.推动业态模式创新。支持发展“互联网+”经济,培育壮大直播带货、社区电商、智慧零售等消费新业态,以彭山区新业态电商直播基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整合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益农信息社、村邮站、供销社基层站点,统筹农产品开发、设计、营销、品牌等服务,扩宽农村产品上行渠道。鼓励限额以上大型商贸零售、餐饮企业加大互联网技术应用,推广无接触式消费、智能配送等新业务,积极拓展线上消费市场。每年全区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高于全市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到2024年,培育1-2个农村新业态电商示范基地,建设5-10个农村电商示范点(村)。
14.扩大农村消费。加快农村吃穿用住行等一般消费提质扩容,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增加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消费。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采取市场化方式,开展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农村专项促销活动,推动农村日用消费品、大家电、建材、家具、汽车等消费升级。加快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等服务企业向农村延伸拓展。到2024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2021年提高3个百分点,新建成农村电商孵化中心1个。
15.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强教体、医疗、养老等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规划打造一批集养老、托幼、医疗、家政等服务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构建城市一刻钟美好便民生活圈。到2024年,覆盖率达到8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200个,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人;建成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80%以上的镇(街道)建设养老综合体,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每万人口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0.8万次。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职能,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定期会商,牵头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坚持落实服务业重点项目区级领导联系责任制,实行领导联系、部门推进、季度拉练、挂图作战四个抓落实机制,重点解决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服务业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发展实际,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强化要素保障。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地方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力度。落实好《眉山市商贸服务业招商引资政策》,在税收、用地、房租补贴、人才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对重大服务业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给予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全程电子化”改革,在服务业企业设立登记、项目立项等方面放宽准入条件,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
(三)压紧压实责任。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厘清服务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喊响“管行业必须管企业发展、管行业必须管产业培育、管行业必须管指标统计”,压实各责任单位行业统计与发展促进职责,制定重点产业培育方案、年度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扎实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科学建立产业数据台账,做好行业运行分析与监测,最大限度反映全区服务业发展成果。
附件:眉山市彭山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主要任务清单(2022—2024年)
附件
眉山市彭山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任务清单
(2022—2024年)
序号 |
行动 计划 |
2022年主要任务 |
2023年主要任务 |
2024年主要任务 |
牵头单位 |
责任单位 |
1 |
总体 目标 |
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96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 |
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04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 |
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超过112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 |
区三产中心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2 |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92亿元,年均增速8%以上。 |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0亿元,年均增速8.5%以上。 |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9亿元,年均增速8.5%以上。 |
区商务局 |
||
3 |
全区限额及规模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总量超过87家。 |
全区限额及规模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总量超过98家。 |
全区限额及规模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10家。 |
区商务局 区三产中心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
4 |
项目攻坚行动 项目攻坚行动 |
力争新招引投资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其中科研类和信息技术服务类项目为重点招引方向。 |
力争新招引投资亿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其中互联网服务为重点招引方向。 |
力争新招引一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服务业项目。 |
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
区农业农村局 区商务局 区科技和数字经济局 区文广旅局 |
5 |
彭祖新城“四馆”完工。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江口沉银博物馆主体完工,尖子山航电复工建设,武阳里特色文化街区开工建设。 |
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推进江口沉银博物馆完工展陈装修,尖子山航电大坝完工,武阳里特色文化街区完工80%。 |
江口沉银博物馆开馆,尖子山航电实现首台机主发电,武阳里特色文化街区全面开放。 |
区住建局 区文广旅局 区交通运输局 区商务局 |
||
6 |
向上争取服务业资金不少于1亿元。 |
向上争取服务业资金不少于1亿元。 |
向上争取服务业资金不少于1亿元。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
7 |
主体培育行动 |
全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家。 |
培育规模超5亿元龙头商贸企业1家以上,培育汽车销售4S店1家,全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2家。 |
培育规模超10亿元龙头商贸企业1家以上,全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家。 |
区商务局 |
|
8 |
新增规模及限额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17户,其中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1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6户。 |
新增规模及限额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11户,其中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1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户。 |
新增规模及限额以上服务业市场主体12户,其中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企业10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户。 |
区商务局 区三产中心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
9 |
启动创建国家级3A、4A景区,省级或市级非遗项目1个。每年开展1次寿乡餐饮名店”“寿乡特色餐饮店”评选活动。 |
新创建国家级3A景区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每年开展1次寿乡餐饮名店”“寿乡特色餐饮店”评选活动。 |
新创建国家级4A景区1个,新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每年开展1次寿乡餐饮名店”“寿乡特色餐饮店”评选活动。 |
区文广旅局 区商务局 |
||
10 |
结构优化行动 |
加快构建“6+2”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4年,力争“6+2”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50%。 |
加快构建“6+2”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4年,力争“6+2”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60%。 |
加快构建“6+2”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24年,力争“6+2”重点产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70%。 |
区教体局 区商务局 区民政局 区文广旅局 区卫生健康局 区国资金融局 |
|
11 |
营利性服务业、批零住餐、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累计占全区服务业比重达46%以上。 |
营利性服务业、批零住餐、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累计占全区服务业比重达50%以上。 |
营利性服务业、批零住餐、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与邮政业累计占全区服务业比重达55%以上。 |
区三产中心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
12 |
培育工业企业新创办服务业企业并纳入规模(限额)以上1家以上。 |
培育农业服务型企业1家以上。 |
培育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个以上。 |
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区农业农村局 区商务局 区三产中心 |
彭山经开区 |
|
13 |
载体升级行动 |
积极培育打造文旅服务业集聚区。 |
积极培育打造文旅服务业集聚区。 |
力争创建省级文旅服务业集聚区1个。 |
区文广旅局区三产中心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14 |
组织申报并认定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2家。 |
全区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5%,新建产学研用联盟1家。 |
全社会研发投入(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建产学研用联盟1家,至少创建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
区科技和数字经济局 |
||
15 |
消费扩容行动 |
培育打造亿元级地标性商圈1个,改造提升1条商业步行街,打造消费场景1-2个。 |
培育打造亿元级地标性商圈1个,改造提升1条商业步行街,打造消费场景1-2个。 |
打造消费场景1-2个。培育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消费场景达到2个以上。 |
区商务局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16 |
培育1个农村新业态电商示范基地,建设3个农村电商示范点(村)。 |
培育1个农村新业态电商示范基地,建设3个农村电商示范点(村)。 |
建设4个农村电商示范点(村)。 |
区商务局 |
区农业农村局 |
|
17 |
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2021年提高1个百分点。 |
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2022年提高1个百分点。 |
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较2023年提高1个百分点,新建成农村电商孵化中心1个。 |
区商务局 |
区农业农村局 邮政彭山分公司 |
|
18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平方米。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 |
区教体局 |
||
19 |
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000个;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5人。 |
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100个;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8人。 |
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1200个;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3人。 |
区卫生健康局 |
||
20 |
建成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 |
60%以上的镇(街道)建设养老综合体,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以上。 |
80%以上的镇(街道)建设养老综合体,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以上。 |
区民政局 |
||
21 |
每万人口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0.7万次。 |
每万人口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0.75万次。 |
每万人口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0.8万次。 |
区文广旅局 |
||
22 |
保障 措施 |
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督促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 |
区商务局 区三产中心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
23 |
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 |
区财政局 |
||||
24 |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地方信贷投放和金融服务力度。 |
区国资金融局 |
||||
25 |
落实好《眉山市商贸服务业招商引资政策》。 |
区商务局 区财政局 区经济合作和外事局 区三产中心 |
||||
26 |
持续深化“放管服”“全程电子化”改革,在服务业企业设立登记、项目立项等方面放宽准入条件,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权。 |
区行政审批局 |
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
27 |
厘清服务业各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压实行业统计与发展促进职责,制定重点产业培育方案、年度发展目标及具体措施,切实加强统计工作,科学建立产业数据台账,做好行业运行分析与监测。 |
区服务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