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4年部门预算编制的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基本职能

单位全称: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胡凤翔,办公室电话:37621598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是主管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工作部门,担负着执行文化艺术、旅游、文物和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拟订全区文化艺术、旅游、文物和博物馆、广播电视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文化艺术产业、旅游、广电产业发展,管理全区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指导、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物博物馆、图书馆、群众文化事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依法监管文化旅游市场。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并承担相应责任;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推进全区文化、广播电视与科技融合,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等工作。

(二)2024年工作重点

1.启动《尖子山航电岷江黄金水道交旅融合示范区概念性规划》编制相关工作。


2.加快品牌创建。持续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巩固提升彭祖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果,持续推进古堰新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培育茶场村、双江村、盘桓小筑、“彭祖祖”等申报天府旅游名村、天府旅游名品、天府旅游民宿、天府旅游名导等天府旅游系列品牌。推动新桥村、团结村、金烛村等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持续加快培育领地悦街、大学城、希望城等消费聚集区,创建特色街区、消费聚集区等品牌。

3.加快项目建设。对标国家一级馆,加快江口沉银博物馆建设,力争202410月具备开馆条件。用好岷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全域旅游基础设施等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积极融入“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新格局,以江口沉银博物馆为核心,沿岷江串联彭祖山景区、江口水镇、江口古镇、汉崖墓博物馆、夜游岷江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岷江文旅经济带。

4.持之以恒推动宣传营销。持续以品牌策划带动宣传营销,推动文旅宣传逐步融合。持续推动矩阵建设,继续做好外宣合作,策划“文旅体验官”“美食探店”“创作人扶持计划”等系列视频,通过一系列符合当下审美走向的短视频,树立文化品牌,多维度开展创新性品牌宣传,挖掘培养文旅宣传推介人才,全面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5.坚持不懈实施文化惠民。继续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推动民生工程做细做实,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开展,进一步延伸文化惠民触角;继续丰富彭图定制活动内容,深化吾悦读书会主讲人培养模式,推动最是书香能致远品牌进一步优化,进一步扩展童阅世界阅读品牌,启动行阅彭山新品牌。

6.统揽全局推进志愿服务。持续以“寿乡春风”总品牌为引领,加大文化文艺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积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将文艺志愿服务,公益阅读活动,文明旅游宣传等服务送到群众身边,促进公共文化事业与旅游事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优质品牌优能升级。

7.纵向到底落实总分馆制。坚持以总分馆制建设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落实到文化站,下沉进文化服务中心,同时延伸触角,拉动资源,发挥社会分馆的公益作用,补充要素短板。一是探索以派驻“分馆长”的形式,由文图两馆派出人员,实行“镇(街道)馆共建”,包镇(街道)到人,实实在在将区级文图两馆资源、力量下沉到镇(街道)。同时探索社会分馆资源置换,以资源换服务,以资源换培训,鼓励文化馆启动社会分馆资源库建设,以新馆场地资源置换社会分馆公益培训服务。

8.创新竞进抓好新型空间。提升红色家风馆服务硬件,丰富服务软实力。完成红色家风馆展陈更新,继续多形式丰富业态,持续开展“红色第一课”等品牌活动,研究推动红色家风馆、孝文化馆、廉政文化馆联动运营,开创服务新局面。同时培育半壁山房、木梓花园等一批优质空间,挂牌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教学点,鼓励业主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延链补短。

9.推进文保项目实施。继续做好国保单位申报工作;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江口崖墓本体保护前期勘察和研究项目;做好江口沉银遗址环境整治项目。

10.加快文保方案编制。做好国保单位江口崖墓油坊沟、豆芽坊沟7座崖墓本体保护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做好省保单位北平观遗址及摩崖造像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市保单位法王寺保护修缮方案编制工作。

11.统筹文博展陈管理。做好三苏祠借展宋代文物归还工作;做好汉崖墓博物馆临展厅展陈设计;做好藏品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全区的文物安全工作;做好办公区及库房搬迁准备工作。

二、部门概况

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024年纳入部门预算2023年末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在职职工21人,其中:行政人员9人,参公11人,工勤1人。退休职工65人。

三、收支预算总体情况及变化情况

2024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收入预算总额为56650402.60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1393002.60上年结转45257400。相应安排支出预算56650402.60元,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3534400.67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548922.06元,卫生健康支出221189.55农林水支出40000元,住房保障支出305890.32,其他支出32000000元。2024年眉山市彭山区文广旅局预算收支较2023增加了24982606.16元,其中:基本支出减少了4460657.24元,原因是2024年下属单位文研所、图书馆、文化馆独立预算人员经费;项目支出增加了29443263.4元,原因是项目预算经费增加及上年结转项目

四、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及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算安排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机关运行,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开展、机关事务管理经费,彭山区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运行经费,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经费,广播村村响运行维护费, 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配套项目经费,乡村文化旅游服务经费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开展经费,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执法设备更新及安全生产经费,重大节庆文旅活动经费,江口崖墓博物馆运行项目经费(出水文物临展经费), 乡村振兴及“双创”专项经费,文旅宣传推广经费,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经费,文化旅游项目推进项目经费,文化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费,文图新馆试运行服务,2023年度国家文物保护资金,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广电项目),下达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上级补助资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上级资金),专项债券资金支出

基本支出4524782.60元,是用于保障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办公设备购置等日常公用经费。

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如下:办公费50000电费40000元,维修(护)费30000元,差旅费260000元,培训费10000元,公务接待20000元,劳务费20000元,工会经费31558.26元,福利费32224.50元,其他交通费用159480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166558.26元。

项目支出52125620元,主要用于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文化展示及纪念机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文化惠民活动经费、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文物保护、博物馆、其他广播电视支出、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其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支出、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分别为: 机关事务管理经费100000元,彭山区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运行经费600000元, 重大节庆文旅活动经费320000元,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配套经费108000元,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经费299220元,广播村村响运行维护费69800元, 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广电项目)3000000元,乡村文化旅游服务经费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项目开展经费143000元,文化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费50000元,文化惠民活动项目经费160000元, 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执法设备更新及安全生产经费300000元, 江口崖墓博物馆运行项目经费(出水文物临展经费)2200000元, 乡村振兴及“双创”专项经费40000元,文旅宣传推广经费400000元,2023年度国家文物保护资金10000000元,文化旅游项目推进项目经费480000元,文图新馆试运行服务1570000元,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经费30000元,下达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上级补助资114000元,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上级资金)143400元,专项债券资金32000000元。

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行政运行(项)支出3448780.67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及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经费

(二)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一般行政管理事务(项)100000元,主要用于机关事务管理经费。

(三)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文化展示及纪念机构(项)600000元,主要用于彭山区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运行经费

(四)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文化活动(项)320000元,主要用于重大节庆文旅活动经费

(五)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群众文化(项)761000元,主要用于文化旅游市场管理、执法设备更新及安全生产经费等项目开展

(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 博物馆(项)2200000元,主要用于江口崖墓博物馆运行经费(出水文物临展经费)项目开展

(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文物保护(项)10000000元,主要用于 2023年度国家文物保护资金

(八)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 其他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项)624620元,主要用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经费等项目开展

(九)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 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项2480000元,主要用文图新馆试运行服务等项目开展

(十)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类)文化和旅游(款)  其他广播电视支出(项)3000000元,主要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广电项目)

(十一)农林水支出(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款)其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支出(项)40000元,主要用于乡村振兴及“双创”专项经费

(十二)其他支出(类)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款)其他地方自行试点项目收益专项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项)32000000元,主要用于专项债券资金支出

(十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项)4536.54元,主要用于缴纳机关单位工伤保险支出

十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362923.68元,主要用于缴纳机关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十五)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99408.51元,主要用于缴纳单位医疗保险支出

十六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121781.04元,主要用于缴纳单位务员医疗补助及离退休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十七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305890.32元,主要用于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支出。

(十八)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181461.84元,主要用于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五、政府采购情况

2024年政府采购预算支出3270000其中采购服务3270000元。

六、重点项目绩效目标

1、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经费及广播村村响运行维护费299220元。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89个行政村、454个自然村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实现全区广播电视网、前端机房、用户终端安全、正常播出,保障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旅宣传推广经费400000元。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文旅体验官》、《遇见彭山》、《彭山文旅》等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等素材购买,开发文创产品,启动文创大赛。

3、专项债券资金32000000元。

该项目主要内容为江口沉银博物馆及配套基础设施

4、彭山区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运行经费600000元。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创作红色歌曲1个、小小星火舞台剧1个;(2)红色家风馆运营管理服务;(3)红色展陈提升费用;(4)仪式教育费用(七一、国庆大型节日);(5)标识标牌费用。

5、两馆一站免费开放配套经费108000元。

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有序开展图书馆、文化馆及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

6、江口崖墓博物馆运行经费(出水文物临展经费)2200000

    为切实做好我区博物馆运行管理和江口沉银出水文物临展运行工作,特申请新增的博物馆和江口沉银出水文物临展运行经费。

七、 国有资产占有使用说明

截止2023年底,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车辆0辆,其中省部级领导干部用车0辆、定向保障用车0辆,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0台。

八、专业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基本支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演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3、项目支出:在基本支出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4、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费、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5“三公”经费:纳入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眉山市彭山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424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