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 无障碍浏览
应急管理
当前位置: 政府机构 >> 区公安分局 >> 信息公开 >> 应急管理 >> 正文

彭山区分局四项措施提升拘留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 索引号:00859420-2/2017-000059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
  • 名 称:彭山区分局四项措施提升拘留所规范化管理水平
  • 公文时效:
  • 发布日期:2017-11-27

2017年, 彭山区公安分局和市局的坚强领导下,以监所安全为核心,积极谋划,狠抓落实,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创新管理教育新模式,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促进了拘留所工作稳步推进。

一、狠抓学习教育,提升执法水平

彭山区拘留所确保了一年来民警队伍稳定,监所安全有序,圆满完成871名拘留人员的管理教育任务,无一事故发生。自《拘留所条例》实施以来,彭山区拘留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贯彻落实。一是采取集中学习、培训、个人自学的方式要求全体民警熟记条例内容;二是认真领会其精神及实质内涵,更新法律文书;三是在执行条例的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四是在各项专项工作开展的同时,助推了拘留所管教工作有序开展。力争打造了规范化、军事化、人性化和谐一体的监所。

二、狠抓创新改革,提升管理水平

2017年,我所全面调整工作制度及勤务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规范收押岗。我所对收拘民警提出要求,对新入所的人员坚持“凡进必检”,认真落实被拘留人员出入所健康检查、登记制度,对不符合收押的对象要求办案单位及时变更强制措施,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了因疾病引发的非正常死亡事故发生。二是整改内监区。在抓好内务卫生的前提下,打开拘室,给予被拘留人员相对开放的活动空间,同时开展上下课制度,按照每45分钟一节课,课间活动15分钟的模式进行管理。通过民警与被拘留人员面对面的交流,让管教民警能真正的了解每一位被拘留人员,从而更加有利于日常的管理和教育。三是优待外劳岗。对积极主动劳动的被拘留人员实行优待,让全体在拘人员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有尊严、劳动有地位的氛围,进而深入转变被拘留人员思想观念。在劳动中收获、在劳动中快乐,树立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的理念,有助于被拘留人员出所后认清错误、改正错误,杜绝错误,从而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三、狠抓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升教育矫治水平

我所充分发挥监所职能优势和岗位优势,通过设立矛盾化解工作室等方式,全力认真做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一是加强组织,精心部署。拘留所高度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成立了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二是建章立制,规范化解程序。为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深入开展,我所结合实际制定了《彭山区拘留所矛盾化解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同时,将开展被拘留人员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纳入民警日常考核,确保专事有专人,专人有专职。三是加强学习,提高化解矛盾能力。组织民警学习谈话教育技巧,学会做教育矫治工作,熟悉公安监管各项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掌握执法管理工作规范,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化解矛盾的水平。

四、狠抓日常管理,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人性化管理,保障被拘人员权益。牢固树立人性化和社会化管理理念,以“教育、感化、挽救”为工作方针,有力地提升了拘留所管理的安全系数,充分保障被拘留人员的合法权益。二是主动谈心,掌握工作主动权。对每一名被拘人员在入所24小时内进行一次谈话,通过谈心谈话,及时掌握被拘人员家庭状况、违法性质等第一手资料,分析、研判矛盾的成因,制定相应化解对策和方法。三是强化宣传,掌握工作重点。在做好集体教育的同时,我所注重分类教育、个别教育,对重点矛盾化解对象加大个别谈话教育的力度,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基本诉求,深入开展政策、法制、道德宣传教育。四是用活社会资源,确保工作成效。根据案件不同性质和涉及人员的具体情况,适时邀请社区干部以及单位基层组织负责人到拘留所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被拘留人员与有关单位及当事人的沟通交流,增进互相理解,消除对立情绪,缓和紧张关系,促成矛盾化解,力求收到最佳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