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 无障碍浏览
政策文件
当前位置: 政府机构 >> 公义镇 >> 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正文

2017 年“法律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 索引号:11511723008594640K/2017-00029
  • 发文字号:
  • 发文机构:
  • 名 称:2017 年“法律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
  • 公文时效:
  • 发布日期:2017-08-03

按照区民政局《关于印发< 眉山市彭山区2017年“法律进社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深入推进我镇“法律进社区”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法律进社区”系列活动的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大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在全社区形成学法用法的文明风尚,推动社区依法治理工作纵深发展,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深入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落实。

(一)以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深入开展“依法治社区”宣传活动。

2016年12月底前,已顺利完成第五届居委会换届选举。新一届居委会要通过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四川<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及时开展居民公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要通过各种媒体和多种渠道,把居民公约制定和修订的意义、形式和方法途径向社会宣传,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依法治社区”活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人人关注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开展法治文艺演出进社区和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

社区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文艺演出活动,发动社区志愿者组织和社区居民创作一批浸润心灵的法治文艺作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居民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依托社会组织、邀请法律顾问进入社区开展“法律大讲堂”活动,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组建志愿者队伍,深入居民家中关爱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低保人群及农民工子女等群体,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援助等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基层群众依法维权能力。

(三)充分发挥社区巡回法庭作用,积极开展“调解一次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等专项活动。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利用社区法制宣传阵地,社区巡回法庭,积极开展“调解一次纠纷,上好一堂法制课”等现场观摩活动,实现普法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当涉及居民利益、具有代表性的矛盾纠纷出现时,邀请当地有威望、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社区居民或政法系统退休干部进行公开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扩大人民调解工作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力。做到一般矛盾纠纷不出社区,切实维护好社区和谐稳定。

(四)打造社区普法宣传载体,不断加强社区法治环境建设。

推进“一个法制专栏、一个法制书屋、一个法制辅导站”社区普法阵地建设,建成1-2个法制公园、法制广场、法制长廊、法制文化景点等特色亮点工程。精心编印贴近群众实际的法律知识读物,对群众日常生活中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分析和解答,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镇普法办、民政办负责“法律进社区”的指导协调,镇民政办为“法律进社区”牵头单位,社区要建立“法律进社区”领导小组,督促指导抓好服务对象的宣传教育。

(二)明确目标。镇普法办将“法律进社区”作为“七五”普法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社区要制定“法律进社区”近期目标、长远规划,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等规章制度,使“法律进社区”工作呈现出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工作到位的良好局面。

(三)突出重点。注重学习宣传与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重点普法对象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注重健全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完善自治章程,实现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法治化、规范化。

(四)加强宣传。镇普法办、民政办要加强对“法律进社区”活动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指导水平;要树立典型,积极推广经验做法,拓展“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形式和途径;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营造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局面。

请社区将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情况于每季度末报镇民政办。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