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商引资 > 投资政策 > 正文
关于启动天府新区眉山区域规划建设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3-04-12      信息来源:

眉委发〔2011〕20号

各区、县委和人民政府,经开区和工业园区管委会,市级各单位、部门,市属以上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天府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尽快启动天府新区眉山区域规划建设,确保“一年出形象、两年大变样、三年成规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要求,科学规划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和“大思维、大手笔、大动作”的要求,突出优势和特色,做到产业、文化、生态、旅游有机结合,科学编制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做到与成都相比“有特色、无落差”。

(一)明确规划功能定位。围绕“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在功能上突出体现产业分工合作和配套服务。围绕“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在空间布局上落实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围绕“探索新型现代城市发展业态”,在城市设计上突出“产城互动、产城一体”,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生态系统。在产业定位上,青龙镇以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研发为主,视高镇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为主,高家镇以旅游文化和高端居住为主。

(二)明确规划范围和重点。在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基础上,以青龙镇、视高镇为核心区域,编制天府新区眉山区域规划,重点做好仁寿县视高镇20平方公里、彭山县青龙镇25平方公里、仁寿县高家镇10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同时,做好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周边乡镇的规划调整,体现天府新区建设对黑龙滩长岛、成眉石化园区等相邻地区的辐射和延伸。

(三)明确规划编制主体。仁寿、彭山县政府是天府新区眉山区域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的编制主体。鉴于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指导,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在参加编制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单位中确定规划编制单位,迅速开展规划编制工作。2011年9月10日前,确定规划编制单位。10月10日前,完成概念性初步规划设计方案。10月20日前,完成阶段性成果。11月30日前,完成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初步方案。12月底前,报省、市审定。

(四)做好规划的衔接工作。处理好天府新区眉山区域规划与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与成眉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所在乡镇总体规划,与周边乡镇和辐射区规划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衔接,形成高标准、高品质的规划体系。

二、迅速启动,重点突破

迅速启动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建设,环境以基础为先,产业以高端切入,突出定位抓项目,快速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迅速启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1.加快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大胆谋划,积极争取,进一步加快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和周边辐射地区的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实现与成都交通的无缝对接。

——轨道交通。加快成绵乐客专建设,加快推进成昆铁路眉山段扩能改造工程、成昌铁路眉山段建设,积极争取成都地铁1号线延伸段从籍田至视高延伸到黑龙滩。

——高速公路。加快成自泸赤高速公路眉山段建设,加快蒲江—彭山—仁寿—简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将眉山岷江东岸公路作为成乐高速公路扩容复线方案,并做好对接。

——干线公路。加快成眉快速通道二期(象耳—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建设,尽快启动三期(新津—象耳)。启动建设天府大道南延线至仁寿段、彭双快速通道。尽快开工建设成仁快速通道、彭山青龙南河大桥。力争按照成都标准改造省道103线新津至眉山城区段。规划建设成都红星路南延线至仁寿高家段、仁寿县城至成都第二机场快速通道、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至青龙和视高的快速通道。积极争取省道106线仁寿县城至资阳段、彭山至三岔湖快速通道项目。

——其他道路。新建总长约50公里的眉山对接成都相邻农村公路。加快推进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视高景观大道,连接视高新城和工业园区至清水镇。

——水运。加快推进岷江彭山江口—黄龙溪—华阳渠化暨整体开发项目。

——民航。积极争取成都第二机场选址仁寿县龙马片区。

2.加快推进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彭祖山至锦江绿楔,积极配合沿成昆铁路和沿东风渠区域生态廊道建设,作为城市绿肺和功能区的隔离,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新建成眉污水/再生水厂,新建2万吨级的青龙污水处理厂和视高污水处理厂。

3.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桂林110KV变电站,增容扩建视高110KV变电站,加快配套电力网络建设。依托成都第一绕城高速公路、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沿线高压干管,新建至青龙和视高的天然气管线。新建日供气50万立方米的成龙天然气视高配气站,扩容改建青龙配气站。

4.加快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青龙镇、视高镇及其园区的金融服务网点,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加强青龙镇和视高镇的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加强通讯网络建设,包括村村通基站、城区基站、城区光纤拉远站、城区光缆交接箱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园区光纤接入和通信传输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信息服务功能配套。

(二)迅速启动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青龙片区要加快推进投资20亿元的西南家电城一期项目建设,尽快启动以尼科国润循环经济、巴斯夫化学建材、成都龙好建筑减震项目为重点的新材料项目,以诺宜生药业为重点的生物医药项目,以青龙物流园建设为重点的现代物流项目。迅速启动投资120亿元的黄龙生态宜居城项目、投资100亿元的彭祖山旅游开发项目、投资50亿元的恒大·金碧天下三期项目建设。

视高片区要依托冠捷、富士康、仁宝等龙头企业,做好投资45亿元的仁宝铝CNC后阳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成都伟易达科技电子触摸屏、万阳电缆、中恒信达环保科技设备制造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电子信息与机械制造产业配套基地。加快推进投资6.5亿元的视高蔬果冷储配送交易中心建设,打造西南最大的蔬果冷储配送交易中心。加快推进投资100亿元的黑龙滩长岛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投资43亿元的三岔湖仁寿景区现代旅游项目和投资4.5亿元的西部新材料商贸中心建设。

(三)迅速启动定向招商引资工作

充分用好天府新区品牌,加强对外宣传,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认真谋划和开展天府新区主题招商推介,突出产业招商,坚持招大引强,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集中精力跨梯度引进一批符合产业定位的旗舰型企业、重大高端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迅速掀起新一轮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热潮。坚持全市招商一盘棋,充分发挥7个驻外招商分局作用,符合天府新区产业定位的项目,优先考虑落户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和视高工业园区。力争年底前两个园区各新引进4—5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

(四)大力改造提升园区现有产业

严格执行天府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动成眉工业集中发展区和视高工业园区现有产业改造提升。对两个园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10月底前全面摸清园区产业类别、土地利用、环境容量、发展空间等现有情况。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划分出鼓励发展类、改造升级类、关闭淘汰类和引导外迁类产业,分类指导现有产业改造提升。优先保障鼓励发展类产业发展,尽快推动改造升级类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引导不符合产业定位要求的企业外迁,坚决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清理长期圈地不建和建后不生产的企业。11月底前,两县要制定出具体方案。

(五)增强园区投融资功能

抓紧建立园区投融资平台。积极引进各类投融资机构,完善园区投融资体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方式多样化,建立市场导向、政府指导的投融资体制。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建立投资引导放大机制,带动社会投资。积极推进金融机构与产业园区建立协调互动。创新融资方式,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园区投融资引导激励政策,积极探索产业园区融资平台盈利途径与机制。

(六)抓好起步区建设

初步确定11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域(青龙镇5平方公里、视高镇4平方公里、高家镇2平方公里),安排好前期启动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力争在今年10月全面启动建设,为年底前省上举行天府新区建设集中开工仪式做好准备。

三、加强领导,做好保障

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建设要争分夺秒,只争朝夕,用非常之举、非常之策、非常之人,迅速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天府新区眉山市建设委员会,统筹协调、安排部署天府新区眉山区域规划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委员会下设协调督导小组、规划小组、政策研究小组、办公室。建立定期工作推进制度,今年一月一次推进会,明年一季度一次推进会。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委、市政府是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建设的领导主体,仁寿县、彭山县是工作责任主体,市级有关单位、部门是服务保障主体,两县党委、政府和市级有关单位、部门一把手是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三)加强政策研究。围绕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眉山区域核心功能、产业布局、发展模式、交通网络、文化特色,进一步摸清区域土地、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容量。与规划同步研究眉山区域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政策和制度。

(四)加强要素保障。各有关单位、部门要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做好要素保障工作。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做好能源、运输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用地保障,力争土地指标与项目落地同步。金融部门要搭建好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做好金融资金保障。财政部门要科学安排资金,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五)强化督查督办。整个规划建设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明确时限,落实责任。天府新区眉山市建设委员会协调督导小组、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加强对工作推进情况的督查,特别是对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定期通报。

中共眉山市委

眉山市人民政府

2011年9月5日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