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转载 > 市政府政策文件 > 正文
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6-08-26      信息来源: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级有关单位、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深入推进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我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减少水体污染,建设水生态文明,提升眉山城镇品质,根据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和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要求,经研究决定,抢抓国家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专项基金支持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全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应与新型城镇化、“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建设、水生态文明相结合,2016年为基准年,力争在2019年年底之前,全市各城区、各工业园区、重点乡镇和超过1000人的新建居民聚居区,均要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并逐步完善配套管网。各区县城区污水收集率90%以上,处理率85%以上;乡镇污水收集率70%以上,处理率60%以上。已建成项目,按新的排放标准加快除磷脱氮升级改造,并按要求安装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新建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按即将出台的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设计。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全市各区县建成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

二、工作要求

(一)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利用近年全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和相关规划编制取得的成果,主要是眉山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和《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综合规划》成果,发挥两个规划配套的项目库的作用。

专项规划应考虑当前城市发展现状和园区产业发展趋势,充分与城市总体规划、水污染防治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规划相衔接,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对现有规划进行修编和完善,科学指导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二)认真抓好污水处理项目的包装和储备。各区县按行政区域对污水处理项目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打包。要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具体落实好新建、扩建的污水处理厂(站)、截污干管和配套污水管网等内容,做好污水处理项目的包装和储备,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在做好项目包装储备的基础上,要迅速推进项目可研、立项和设计等前期工作;通过论证和比较,明确技术路线、建设规模和管网配套等核心内容。积极做好对上争取,重点是发展改革、环境保护、住建和财政等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

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我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按《眉山市PPP项目操作规程(试行)》的要求,着力招大引强,重点是引进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行业领先和管理经验丰富的大公司,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污水处理能力;发挥社会资本在资金、污水处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确保污水处理项目快速推进,高效有序运行。

(四)突破资金瓶颈,加快建设进度。鼓励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整合各方面力量共同投资污水处理项目,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快速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五)统筹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和其它城镇建设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要科学论证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规模,与城区、园区建设相适应;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规模和污水收集管网要配套;污水处理厂(站)建设规模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要和其它城镇基础设施统筹考虑,协调同步推进,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六)统筹兼顾,协调同步推进。污水处理能力建设要与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七)加强运行监管,确保眉山水环境安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市和区县水务、城管执法和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污水处理厂(站)、污水管网的指导、协调和运行监督,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眉山水环境安全。

(八)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避免“多头”管理,有效防止“缺位”和“越位”,尽可能减少工作中的推诿和扯皮,实现污水处理能力建设、运行、管理和监督规范有序。

三、保障机制

(一)市本级负责眉山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各区县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市级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认真履职,积极开展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工作。

(二)将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纳入对区县的年度目标考核,逗硬奖惩。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及时通报督查情况。

眉山市人民政府

2016年8月23日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协办单位:各镇(街道)、区级各部门

网站维护技术联系电话:028-376035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