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府办发〔2017〕23号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单位、部门:
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16〕72号)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城乡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供给,引领现代文化传播,促进文化和信息消费,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市委部署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 “文化立市”战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大力提升广播电视覆盖能力和服务能力,为满足人民群众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提供充分保障。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市、县、乡、村四级广播电视设施网络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基本实现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地面无线广播电视实现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推动“高清四川 智慧广电”普及应用;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国家、省和我市标准,市场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广播电视管理、运行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基本视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按照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和相关技术标准,推进市、县(区)无线发射台站、广播电视台、广播站等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满足广播电视发展需要;加强基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广播电视监测监管系统,提升对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技术监管能力。充分利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建设农村广播室、广播电视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网点。
(二)推进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的覆盖方式,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进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和入户接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行,在统筹频率、标准、网络建设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完成中央、省、市、县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全面实施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改造,加快“视听乡村”和“宽带乡村”工程建设。
(三)保障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按照省、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确保通过无线(数字)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和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提供不少于5套电视节目和不少于6套广播节目,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和不少于17套广播节目;有线广播电视在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过程中,保留不少于6套模拟电视节目供用户选择观看。
(四)加快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按照“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原则,统筹利用现有广播电视资源,推进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市级和县(区)级应急广播制作播发、调度控制和应急指挥平台,形成中央、省、市、县四级统一协调、上下贯通、可管可控、综合覆盖的应急广播体系,向城乡居民提供灾害预警应急广播和政务信息发布、政策宣讲服务。
(五)支撑“高清四川 智慧广电”建设。促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传输终端高清化,实现村村有高清到户户看高清的提升,推动互动电视普及,推动广播电视服务、现代传媒及综合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广泛提供党报党刊进家庭、家庭数字图书馆、家庭音乐厅、家庭影院、家庭课堂、网络电商等新兴业务和服务。
(六)建立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化发展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市、县(区)有机构管理、乡(镇)有网点支撑、村组有专人负责、用户合理负担”的公共服务长效运行维护体系。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探索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市、县(区)两级政府分别负责本级无线发射台(站)、转播台(站)、监测台(站)、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应急广播系统等广播电视公共设施和机构的建设、改造和运行维护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通过现有渠道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分别对地方按有关规定转播中央和省广播电视节目予以适当补助,支持地方统筹推进包括广播电视户户通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财政对未通广播电视信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一次性补助200元;市、县(区)应急广播平台、村级应急广播系统、基层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的建设及运行维护,可结合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统筹实施,所需资金可由各地结合实际,在中央、省、市、县级安排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中统筹安排。
(二)保障运行经费。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川办发〔2016〕72号)精神,市、县(区)财政要按照“全覆盖、不返盲”的要求,将广播电视户户通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后的运行维护按每个自然村每年0.12万元标准予以补助,我市由省财政负担30%,东坡区和彭山区由市、区财政共同负担70%,其他扩权县由县财政负担70%;市、县应急广播平台建成后,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全市已建成的1186个村级应急广播系统(村村响)的运行维护,各县(区)要按照每个行政村每年0.1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三)完善政策支持。在国家广播电视机构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鼓励其他国有、集体、非公有制资本投资参股县级以下新建有线电视分配网和有线电视接收端数字化改造。鼓励广电、电信企业参与农村宽带建设和运行维护。城乡规划建设要为广播电视网预留所需的管廊通道及场地、机房、电力设施等,网络入廊收费标准可适当给予优惠。加大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力度,鼓励广电机构、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公益性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网点建设等,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用户提供入户接收设备配备、专营销售、安装维修等服务。
四、组织领导
(一)落实政府责任。县(区)政府是本地区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文广新局负责组织实施、农工委(办)、发展改革和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切实把做好广播电视户户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的工作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并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市政府将对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的县(区)和部门(单位)进行表扬。
(二)加强监督检查。各地文广新、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确保政策落地、项目落实。要按照职责统筹安排所需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和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截留和挪用;加强基层队伍和人员培训,使广播电视专兼职人员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准;加强工程监督管理和验收检查,确保广播电视服务质量和水平。
附件:眉山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项目一览表
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4月18日
附件
眉山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项目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数量(个)
| 投资额(万元)及资金渠道
| 责任单位
|
中央
| 省
| 市
| 县(区)
| 用户自行承担
|
1
| 广播电视户户通
| 脱贫攻坚户户通
| 由市、县(区)文广新局确定未通电视信号的贫困户数量
|
| 省财政每户一次性补助200元
| 市、县(区)财政每户一次性补助100元
|
| 各县(区)政府,市文广新局
|
直播卫星户户通
| 44450
| 东坡区13190
| 131.9
|
|
|
| 263.8
| 东坡区由市文广新局和东坡区政府负责,其余县(区)由当地政府负责
|
仁寿县5628
| 56.28
|
|
|
| 112.56
|
彭山区2302
| 23.02
|
|
|
| 46.04
|
洪雅县3578
| 35.78
|
|
|
| 71.56
|
丹棱县3012
| 30.12
|
|
|
| 60.24
|
青神县16740
| 167.4
|
|
|
| 334.8
|
无线地面数字电视户户通
| 40000
|
|
|
|
|
| 800
|
有线电视户户通
|
|
|
|
|
|
|
| 广电网络公司眉山分公司
|
2
| 市、县(区)级应急广播平台
| 7
| 市级1个
|
|
| 市财政负责
|
|
| 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
|
县(区)6个
|
|
|
| 县(区)财政负责
|
| 各县(区)政府
|
3
| 中央、省、市、县无线传输覆盖;无线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新建发射站、补点站)
| 黑龙滩高店
| 9.8/年
|
| 包干经费
|
|
| 市广播电视台
|
丹棱凉风顶
| 15.3/年
| 10/年
|
| 包干经费
|
| 各县(区)政府
|
新建彭山区发射站1个
|
|
|
| 100
|
|
3
| 中央、省、市、县无线传输覆盖;无线地面数字电视传输覆盖(新建发射站、补点站)
| 新建洪雅发射站1个
|
|
|
| 100
|
| 各县(区)政府
|
新建补点站10个
|
|
|
| 100
|
|
4
| 市级广播电视监管平台
| 1
|
|
| 市级财政负责
|
|
| 市文广新局
|
5
| 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网点
| 128个乡镇
|
| 64
|
|
|
| 各县(区)政府
|
6
| 广播电视运行维护
| 电视户户通保障运行维护
| 11255个自然村
| 东坡区1908
|
| 68.688/年
| 160.272/年
|
| 市文广新局,东坡区政府,彭山区政府
|
彭山区454
|
| 16.344/年
| 38.136/年
|
|
仁寿县5987
|
| 215.532/年
|
| 502.908/年
|
| 各县(区)政府
|
洪雅县838
|
| 30.168/年
|
| 70.392/年
|
|
丹棱县790
|
| 28.44/年
|
| 66.36/年
|
|
青神县1278
|
| 46.008/年
|
| 107.352/年
|
|
广播村村响运行维护
| 1186个行政村
| 东坡区238
|
|
|
| 23.8
|
| 各县(区)政府
|
仁寿县570
|
|
|
| 57
|
|
彭山区89
|
|
|
| 8.9
|
|
洪雅县142
|
|
|
| 14.2
|
|
丹棱县71
|
|
|
| 7.1
|
|
青神县76
|
|
|
| 7.6
|
|
市、县(区)应急广播平台运行维护
| 7个
| 市级1个,县(区)6个
|
|
| 市、县(区)财政负责
|
| 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各县(区)政府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