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彭山要闻 > 正文
抢抓机遇 狠抓落实 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
发布时间:2022-01-12      作者:      信息来源:

今年是新一届市政府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市委确定的“制造强市突破年”。当前的眉山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会窗口千载难逢,战略机遇前所未有!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振干劲、狠抓落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今后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第五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保持“打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利长远”战略定力,聚力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推动眉山在成渝地区、成都都市圈的发展位势更加凸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加紧密,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努力实现经济更繁荣、城乡更美丽、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幸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00亿元、力争26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走在都市圈前列、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聚力建设具有核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基地

●聚力建设成渝地区重要的高水平开放门户

●聚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的高品质生活城市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产增加值增长3.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建筑业增加值增长4.5%;三产增加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

2022年重点工作

今年要全力抓好十件大事

●1.加快城市新中心建设,启动示范区市政基础设施、中央湿地公园建设。

●2.开工建设市域铁路S5线。

●3.聚力“制造强市突破年”,打造全球新能源新材料制造基地,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4.高标准规划建设眉山国际铁路港,常态化开行国际班列。

●5.开工建设四川大学眉山校区。

●6.深化农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重塑乡村经济地理格局,培育省级百强中心镇2个。

●7.实施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品质,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

●8.抓好“一老一小”工作,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质量,做好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

●9.加密成眉动车频次,日开行100列以上。

●10.新(续)建公办学校20所,创成1家三甲医院、2家三乙医院。

今年要重点聚焦十个方面工作

1

坚定不移抓项目、促投资,强化高质量发展新支撑

◆更加主动抓争取。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两新一重”等重大战略,精准对接国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力争更多平台、项目纳入国省盘子,强化金融、能耗、土地、水电气等要素争取,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更大格局抓招引。坚持“制造业招商攻坚”常态化,积极对接国家产业转移项目库,瞄准头部企业、行业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招商。

◆更强举措抓推进。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转,服务跟着项目跑,督查跟着项目走,落实项目包保机制,严格“红黑榜”通报,定期开展现场调度拉练。

2

坚定不移抓工业、强制造,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聚力先进制造。加快构建以“1+3”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打造千亿产业、百亿企业。

◆坚持创新驱动。全面融入成渝科技创新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共建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1+3”产业,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

◆夯实园区基础。统筹优化园区布局,加强水电气、道路、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

3

坚定不移抓改革、促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重点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坚持交通先行。强力推进综合交通大会战,加快成都外环铁路、川藏铁路眉山段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四横八纵”高速路网、“五横九纵八联”快速路网。

◆提升开放平台。争创全省开放发展示范市,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申建,力争将眉山协同改革先行区纳入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加速成眉同城。协同编制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带规划,共建天府大道科创走廊和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加速医疗服务同城化。

4

坚定不移抓品质、提能级,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副双带三廊”市域空间格局,实现市域发展有机联动、整体提势、能级跃升。

◆建设宜居品质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施城市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提升公园品质,加快全域绿道建设,加快邻里中心建设,拓展“双创”成果,提升人居环境。

◆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平台,支持三苏祠博物馆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加快建设市文化馆新馆、市图书馆新馆、融媒体中心和江口沉银博物馆。

5

坚定不移抓消费、扩内需,挖掘高质量发展新潜力

◆着力打造现代消费城市。塑造生态康养、冰雪旅游、东坡美食、主题游乐等消费新场景,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夜间经济,打造消费新业态,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优化服务消费供给。

◆促进房地产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争取金融机构支持,保障房地产市场合理资金需求。积极推广农民住房公积金购房政策,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试点。

◆提升金融服务发展能力。积极融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不断丰富和创新投融资产品,让金融“活水”更多流向实体经济,更好支持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

6

坚定不移抓乡村、促振兴,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融入成德眉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2+3+N”产业体系。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做深做实农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全面完成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启动村级片区规划编制。规划建设“东西南北中”五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推进城乡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

坚定不移抓环保、优生态,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坚决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信访件整改,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统筹推进“三水共治”,加强土壤重点污染源监控。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中省“双碳”战略部署,抢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8

坚定不移抓实事、惠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强化社会保障。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民生工程,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

◆提升教体水平。坚持高端合作和基础教育双向发力,新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学区制改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抓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打造一批品牌赛事活动。

◆优化医疗供给。持续推进“健康眉山”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和成都都市圈南部医学中心建设。

◆加强基层治理。推行“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新模式,推动“五社联动”,提升治理平台和队伍水平,打造一批有眉山特色、有亮点品牌的街道、社区。

9

坚定不移抓安全、守底线,护航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守住疫情防控底线。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大力推进疾控中心能力建设,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守住经济风险底线。强化经济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深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10

坚定不移守初心、担使命,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让忠诚为民成为一种信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让依法行政成为一种遵循。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化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意见和建议。

◆让又好又快成为一种习惯。秉持“一切为了眉山好”的理念,以“快干、大干、苦干”的精气神干事业,以“求实、务实、严实”的好作风抓落实,以“激情、担当、作为”的拼搏劲创一流。

◆让清正廉洁成为一种自觉。严格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六个坚持及其实施细则,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主办: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

 承办: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028-37621271 37603556)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ICP备案号: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