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山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彭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9月29日,中国共产党眉山市彭山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在听到今后5年彭山发展目标时,代表们报以热烈掌声,表达重整行装再出发、建设现代化彭山的壮志雄心。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不断推进,彭山“由枝转干”成为全省发展的主干、开放的前沿,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如何定义未来5年的改革与发展?“奋进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全面开启彭山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着全面建设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成眉同城率先突破区、‘中强’核心增长极的目标奋勇前进!”彭山区委书记黄秀航如是说。
大格局
实现重大跨越 交出精彩答卷
彭山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实现重大跨越的5年。
5年砥砺前行,充满奋斗艰辛。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多发频发的汛情灾情、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彭山区委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破难前行、争先进位,打赢了脱贫攻坚、创文创卫创森等多场“战役”,经济发展稳步向前,园区产业蝶变升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并荣获国、省荣誉200余项,交出了一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
“小县要有大作为、发展要有大志向”。对彭山而言,快马加鞭显得尤为重要。立足区位、交通等叠加优势,彭山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矢志拼搏奋斗,实现一次次跨越赶超。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不断提升。其中,“开门抓教育、为民解难题”、红色先锋引领绿色产业等经验获中省组织部肯定,被《人民日报》刊载报道;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经验入选全省指导案例,大数据惩治微腐败和“三委会审”规范基层微权力工作经验被新华社内参刊载,乡镇(街道)纪(工)委标准化建设经验写入省委全会决定;区农业农村局荣获眉山建区设市以来首个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文旅融合实现新突破。江口沉银博物馆主体工程建设过半,江口文旅度假区展现出勃勃生机、其势将成;圆满完成江口沉银考古发掘,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全省十大文旅品牌建设名单,成为全国响当当的文旅名片。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全力推进66项中省试点改革,47项圆满结题交卷,创造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可复制的“彭山经验”。农村土地流转“四步机制”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入编全国首批农村改革案例;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五大体系做法,成为《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金融法》立法重要参考。
城市魅力与日俱增,乡村振兴成果丰硕,城乡电力、通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交通出行初步实现同标同质。
在脱贫攻坚战中,彭山区成为全省率先完成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区县。“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好打响,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根本性、整体性转好,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造福人民群众,才能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不断推动彭山各项事业取得新胜利。”黄秀航说。
大发展
活力明显增强 成果全民共享
今年10月底,位于彭祖新城核心区域的五湖四海生态绿地公园将全部开放。这座集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滨水开放休闲综合性公园,不仅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水环境质量,更是市民运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从公园美到产业兴,从农村村级综合体到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彭山区围绕基层党建、园区建设、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持续发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区上下进入了大事可期、大事可成的黄金发展期。
怎样衡量彭山高质量发展成效?简单而言,找准产业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招引优质项目尤其是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产业链“链主”企业,是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的重要法门。
今年7月竣工试生产的四川江化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主板上市公司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南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江阴江化微电子材料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配套性最强的湿电子材料生产与研发企业。
该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95亩。“其产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达产后年产值4.7亿元,税金2000万元,解决就业130人。”彭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可否认,项目支撑不强,产业基础薄弱,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聚焦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推动各领域协调发展,使之成为破题关键。如今,全区工业产业涅槃重生,造血能力进一步提升。成眉石化园区整体并入彭山经开区,园区发展迈入新纪元。
彭山区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公义镇新桥村是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村。该村通过“三权同确三证同颁”,锁定了集体建设用地规模。通过编制“多规合一”的村规划,优化村庄布局,提升土地资源价值,推动乡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优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投入,节余建设用地用于产业发展,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回流乡村,推动乡村振兴。
在这里,占地147亩的古堰新桥综合体,建设21幢126套农村居民住房,配套了1272.4平方米集村“两委”办公、游客集散中心、邻里中心、农业大数据监控、现代农业展馆、研学馆、共享书屋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用房。
5年来,彭山区围绕进一步融合、全方位融合,交通投入巨大、成果颇丰,一条条交通要道直通彭山发展的最末梢……
大愿景
苦干实干加巧干 满载希望再出发
历史是永不停歇的车轮,梦想是指引未来的明灯。
区第三次党代会上,彭山提出了未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战略部署和市委“136”发展路径,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五个坚定不移、五个突出、五个加快”,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勇于担当、敢于突破,不断凝聚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朝着同城化创新发展先行区、成眉同城率先突破区、“中强”核心增长极目标阔步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彭山。
这是一个催人奋进的目标!未来5年,彭山区还将努力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平安建设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和天府旅游名县。
“彭山区确定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握‘三个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立足彭山实际进行科学研判得出的。”党代会期间,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彭山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将用心用情用力,苦干实干加巧干,努力把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这就意味着,到2026年,彭山区将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实在在打开新格局:党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突破33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11%以上。
砥砺前行创伟业,逐梦奋进新征程。“彭山潜力无限、未来可期!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加速奔跑、实干拼搏、锐意进取,全面开启彭山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黄秀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