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彭山要闻 > 正文
回顾彭山公义农民武装暴动
发布时间:2021-04-13      作者:记者 杨熹 钟烨      信息来源:

郭祝霖

“1930年,一首首革命歌曲相继在民间传唱。这些歌谣通俗易懂,真实地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悲惨生活,道出了他们渴望翻身的共同心愿,启发了他们的阶级觉悟,是彭山公义农民武装暴动前,对群众的有力动员。”彭山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辜欣介绍说。

1930年11月2日,中共彭山县委根据中共四川省行动委员会的指示,组织和领导各乡农民协会会员及农民武装,在公义场举行了武装暴动,在彭山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发动起义

播下革命火种

1930年11月2日,是载入彭山革命运动发展史册的一天。

“当天,中共彭山县委书记郭祝三在公义小学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赤血愿为群众酒,快刀须向土劣加’。自此,彭山公义农民武装暴动拉开序幕。”辜欣说。

清晨,1000余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公义场。人人臂缠红布条,手执武器,向公义小学操场聚集。先由郭祝三、郭祝霖向暴动队伍作临战动员,继由总指挥张泽然作兵力安排部署:观音乡农暴队员聚集于公义场上场,青龙乡农暴队员聚集于公义场下场,公义乡农暴队员聚集于公义场新街,其余各乡镇农暴队员主要聚集于公义场中心地段;郭剑鸣带领20名农暴队员埋伏在公义小学后面,如有豪绅外逃立即抓捕;洪文渊带领几十名赤卫队员,掩护大家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为上街游行队伍开道。

上午10时,浩浩荡荡的农暴大军从公义小学出发,前往台子坝会场。大会开始时,洪文渊、吴用田、李玉安等先后上台发表演说,揭露、痛斥地方当局政府腐败、军阀专横、官吏贪污、豪绅压榨,致使物价飞涨、捐税增多、农民破产等。并号召广大农民参加暴动,用农民武装摧毁反动势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的美好社会。

随后开始游行。围观农民纷纷加入游行队伍,一边游行,一边振臂高呼“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反对军阀混战、实行土地革命”等口号。

土豪劣绅万晓楼突然向密集的游行队伍开枪射击,游行队伍顿时出现混乱,人们四处逃避。幸好,驻扎在公义场背后的长枪队听到枪声,立即下山抵抗,掩护群众撤离。在激战中,共产党员洪文渊和赤卫队员陈少卿、文吉武3人不幸牺牲,刘光明、杨茂清被捕。

当天傍晚,一支从新津赶来的军队前往公义镇压农民运动,国民党彭山县政府下令把洪文渊的尸体搬到县城关帝庙门前示众。一时间,人心惶惶,一大批革命同志被迫离乡出走或者隐蔽起来。至此,公义农民武装暴 动失败。

农民运动

孕育革命力量

“公义农民武装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打击了反动势力,播下了革命火种,孕育了革命力量,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显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团结起来的伟大力量。”辜欣说。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郭祝三、郭祝霖为代表的共产党员领导彭山人民开展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在彭山的传播历程、彭山农民协会的兴起、彭山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及县委的建立、抗捐抗饷斗争、公义农民武装暴动等系列历史事件及革命活动,在彭山乃至四川革命史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地位。

“包括抗捐抗饷斗争、公义农民武装暴动等在内的彭山农民运动,为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彭山革命持续时间长达24年,是早期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仰、推动中国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真实见证,为川西南革命事业延续火种提供了支撑。”辜欣说。

本稿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文部分史料由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彭山区档案馆(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提供。

主办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028-37621271 37621272) 

 运维单位:眉山市彭山区政府信息及提案建议办理服务中心(028-37613365)
网站标识码5114220003  ICP备案号:蜀ICP备1902683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2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