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街道泥湾村,村民刘少林正在和大家一起清理道路上的淤泥。

“昨天的雨量虽然为百年之一遇,家里的农作物有一定的损失,但只要有人在,我们就能够及时开展生产自救,影响不大。”刘少林说。

当天,街道还专门组织了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对洪灾后的道路进行了清理和消杀防疫,力争及时畅通道路、恢复生产。

8月17日凌晨,由于持续暴雨和上游来水的影响,江口街道泉水社区和泥湾村出现了历史罕见的积水,部分地方积水近1.5米,造成道路中断,部分农作物受损。

灾情发生后,江口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队伍迅速到岗到位,全体机关干部下沉到村社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各级应急抢险队伍迅速组织到位。开展逐户排查,提前转移群众660户1250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实行交通管制,组织调度消防、武警、民兵、应急人员230余人次、车辆45台次、各类救援舟艇6艘,统筹有序救援转移受灾群众,实现了群众转移安全平稳有序,无一人员伤亡。
8月18日,江口街道泉水村村民李洪海将一面印有“救人于危难,恩情重如山。”“无私奉献献爱心,品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泉水社区办公室,表示对村上干部的感谢。

在8月17日的洪灾中,由于河水上涨,屋里进水,但电话中老父亲却不肯撤离,这让在外工作的李洪海十分担心和着急。最终李洪海与泉水社区干部联系,经过一个多小时做思想工作,老人终于愿意搬离前往安全地区。

江口街道入汛以来,科学研判迅速行动,确保防汛工作有条不紊。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督促各村(社区)制定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按照“一岗双责、驻村包点、齐抓共管”和行政区域管理原则,明确街道、村(社区)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前期工作;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值班制度,安排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掌握和上报防汛抗旱信息。成立街道、村(社区)两级防汛抗旱抢险突击队150人,每个村(社区)落实1名防汛抗旱信息员,切实做好防汛抗旱信息工作;组织人员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对堰塘、水库、山洪灾害点的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灾害进行排查、监测、整治,确保防汛抗旱期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