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眉山茵地乐。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诗雨 文/图
近日,位于彭山经开区的眉山茵地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眉山茵地乐)控制室内,工作人员正盯着电脑屏幕,并通过对讲机与前方工人进行沟通,大屏幕上的各项数据准确显示车间生产情况。
“2022年,集团公司实现营收4亿元,眉山茵地乐完成3亿元。”眉山茵地乐公司总经理张晓正介绍,公司今年将实现满产,力争完成全年9亿元的产值目标。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三分之二产能集中在下半年,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3亿元,下半年完成6亿元,其中一季度完成1.5亿元。
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专用水性粘合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建立了独特的锂离子电池专用粘合剂结构理论和制备技术,拥有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产品大量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电子产品领域,连续多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
“我们产品直观理解就是‘胶水’,销售对象主要是比亚迪、中航锂电等新能源企业。”张晓正介绍,粘合剂是锂电池生产辅助材料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对锂电池的安全性、一致性、电性能和能量密度等各项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旺盛,公司今年将继续扩大产能。
据了解,2019年8月30日,四川茵地乐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彭山,投资建设5万吨锂电池专用粘合剂生产基地。2020年3月开始建设,2021年10月进入试生产,2022年11个月实现了3亿元营收……落户彭山后,眉山茵地乐建设生产进展顺利。
“我们集团公司在新津的厂区占地29亩,只有4000吨产能;眉山厂区占地55亩,能实现5万吨产能。”对于企业生产技术革新带来的跨越式发展,张晓正用数据进行了直观对比。
“彭山的营商环境非常好,管理和服务意识非常到位。”张晓正介绍,茵地乐落户彭山后,在建设生产中,政府和园区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企业遇到的困难能得到快速解决。去年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企业生产,彭山经开区还派出专人负责对接,帮助企业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如果说企业是这良禽,那他们将栖于哪棵木上?这就要看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的办事效率高、哪里的投资成本低……因此,营商环境一头担着城市的发展,一头担着企业的未来。
开年以来,彭山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际举措正在陆续推出,优化政务服务、缩短办事流程、放宽准入门槛,更加宽松便捷的市场环境激活了市场的“一池春水”。
针对项目建设审批服务点多面广易分散、相互关联整合难等问题,制发了《眉山市彭山区工程建设项目联动响应机制》,建立了由区级领导挂帅的红色代办员服务队伍,各级领导带头争当“首席服务官”,全区45名红色代办员已为22个项目开展红色代办服务。区市民服务中心成立了企业全能服务中心,为企业项目提供“七个一”企业服务模式,即一个窗口服务、一个系统申报、一张表单填报、一支队伍代办、一个号码联系、一份指南辅导、一车联合验收。
“精准高效‘七个一’企业服务的背后,是上百个建设项目以及审批事项的成功办理,是不断简化的申请材料以及不断压缩的办理时间,更是我们企业专窗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以及不断追求卓越的工作目标。”彭山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谋实策、出良招,办实事、解难题,为了让企业真正感受到“零距离”服务,彭山区着眼于企业所思所需、所想所盼,通过发挥干部服务企业“联络员”、政策精神“宣传员”、企业困难“化解员”作用,帮助企业提振发展信心、把握发展态势、化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打造亲商、助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和亲清政商关系。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会同相关部门对服务事项清单实行动态调整,不断扩充服务范围,让更多企业得到更加全面的政策服务和咨询引导,力争打造‘企业发展服务一站式窗口’,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上述负责人表示。